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文科学术活动月院长论坛之教育学院专场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0-06-11 浏览次数:1072

 

    6月9日上午,浙江大学文科学术活动月院长论坛之教育学院专场在西溪校区田家炳520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正伟教授给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教育情怀与学术志业”的精彩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教育学院吴建绍老师主持,社会科学研究院重点成果推广部部长袁清出席了讲座。

    刘正伟教授首先以竺可桢校长两个著名的叩问为引子,以幽默诙谐的话语引出了本场讲座的主题。在对我国近代教育学系科的创立和大学功用的追溯中,他指出,适应时代发展,回应民族国家需求始终是教育系科的命脉所在。刘教授引用怀特海的名言阐述了大学的功用,大学使青年学者和老一辈学者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追求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他强调,大学是一个追求学术自由的地方,是睿智诞生、思想碰撞与交锋的场所。大学应该保持这种追求学术自由、崇尚科学真理的精神,让想象力和经验融为一体,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知识分子队伍。
    刘教授还着重与在座同学一起探讨了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研究者的问题,引起了听众的浓厚兴趣。他说,真正的教育研究者必须拥有教育情怀,以学术为志业,具有愿意为学术献身的“学术人格”。正如韦伯所说,只有那些发自内心为学问献身的人,才会因为献身于志业,而给人以高贵与尊严的印象。同时,刘教授指出,以学术为志业的研究需要具备三个因素,即热情、灵感与想象力。一位好的教师不仅表现在他在教育学术领域里不断向未知的问题和世界探索、前进,更表现在他对人类福祉的关切,以及对有德性的实践生活的追求。

    最后,刘教授谆谆教导在场学生在校时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努力服务社会,回报人民,承担民族国家赋予自己的责任。他引用竺可桢校长1938年6月26日在江西泰和浙江大学第十一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赠送给在场听众,勉励他们要认真学习,不断增加知识经验,锻炼身心品性,使学问道德日日新、又日新。 刘正伟教授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教育学人,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教育学院
201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