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多卷本《希腊哲学史》出齐 《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发布时间:2010-09-07 浏览次数:2422
8月20日,由人民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的《希腊哲学史》第四卷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至此,由中国学者独立撰写的四卷本《希腊哲学史》历经28年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继19世纪末Edward Zeller(1814-1908)之后,世界上第二部多卷本希腊哲学史著作,体现了中国学者对古希腊哲学研究作出的独特理论贡献。
《希腊哲学史》共四卷,总计400万余字,由汪子嵩先生负责主持撰写。前三卷分别于1988年、1993年、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范明生、姚介厚、陈村富参与完成撰写工作。前三卷分别论述了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第四卷全书130万字,1800页,研究的对象是晚期希腊哲学,包括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怀疑派、普罗提诺与新柏拉图主义、希腊哲学与早期基督教。该卷的具体事务负责人陈村富教授表示,“本书锁定的目标是,在以往西方学者,特别是近20多年的成果基础上,写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用汉语表述的,有自己特色的,也值得西方学者一读的晚期希腊哲学史。”
四卷本《希腊哲学史》负责人汪子嵩是西南联大时期陈康的学生,我国首届外国哲学史学会会长。由于汪先生年事已高,范明生也已退休。考虑到浙江大学在人员和资料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领导的支持,1996年由汪子嵩先生和项目管理单位负责人、前3卷撰稿人之一姚介厚,人民出版社哲编室主任田士章等3人共同签署,委托我校陈村富负责第4卷编写的具体工作。陈村富教授提交发布会的文章《希腊“求真”,“求是”,“求善”精神的实践者汪子嵩先生》详尽介绍了汪子嵩先生的学术风范和他所制定的撰写多卷本的准则。第4卷遵照汪先生制定的编写组准则和学术规范,由陈村富教授组织王晓朝、包利民、王来法、章雪富撰稿。由于王晓朝、王来法工作变动,他们承担的部分交由包利民完成。包利民承担了本书前4编的撰稿任务。第4卷的完成和出版也反映出我校继严群、陈村富之后,在希腊哲学领域中中青年学者的实力,这对于我校外国哲学的学科建设,对于争取国家重点学科,无疑将在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发式上,汪子嵩先生代表四卷本希腊哲学史课题组向与会学者致谢。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主编邢贲思介绍上世纪末参加克里特岛召开的世界哲学会时的情况,中国代表团带去前2卷《希腊哲学史》作为礼物向大会献礼。与会西方学者见到中国竟然有人撰写大部头希腊哲学史表示惊异和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介绍了多卷本的立项过程,高度评价古代部分完成多卷本任务的意义。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代表浙江大学,表示我校历来重视和支持希腊哲学的研究工作,并对《希腊哲学史》的出版给予高度肯定。人民出版社副总编乔还田、《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张书林,分别就四卷本希腊哲学史的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外的反映,作了介绍。浙江大学陈村富代表《希腊哲学史》第四卷编写组提交介绍第4卷的长篇论文《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晚期希腊哲学》,并在会上作了今后研究计划的汇报。应邀出席发布会的老一代专家学者有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宗教所的吕大吉、王树人、梁志学、候鸿勋、金吾伦等;北京大学原外哲所所长陈启伟、杨适、李真等;中国人民大学原外哲史学会秘书长李毓章;复旦大学黄颂杰;华东师大赵修义。与会中青年学者有全国外哲史学会会长,哲学所所长谢地昆;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童世骏;武汉大学著名学者赵林;四川大学教授、《亚里士多德全集》主译徐开来等。与会专家学者对发布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汪子嵩先生九十寿辰献上了美好的祝愿。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人民网、新华网等30余家媒体对此进行广泛关注和专门报道。人民日报评价这部倾注老中青三代学人研究心血的《希腊哲学史》,“构成了中国学者以中国学术视野对绵延一千多年的古希腊哲学进行断代史研究的鸿篇巨制,对于加强希腊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加强西方哲学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学术研究走向世界、可与国际一流水平进行对话的优秀成果。”
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0年9月7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