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东方论坛”60讲 应奇:“恐惧的自由主义”
发布时间:2010-11-17 浏览次数:3969
自由主义之缺乏道德感召力和伦理生活的厚度,这常被认为要为现代性的虚无倾向甚至当代自由民主社会中公民道德之衰退背书,而“恐惧的自由主义”又似乎最容易遭致上述诟病。本次演讲,应奇教授试图通过对此种自由主义之内涵及其与当代政治哲学之关联的考察,阐明一种表面上是“薄”和“弱”的自由主义,实际上能够为一种健全的政治道德奠定坚实基础,并“情理合一”地伸展出一种既具有历史的敏感性,又具有普遍的超越性的政治哲学。
主讲人:应 奇 教授
主持人:包利民 教授
时 间:2010年11月24日(周三)晚6:30-8:30
地 点: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8室
承 办:浙江大学“走向公民”基金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主讲人简介:
应奇,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佛光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1996年获杭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浙江大学,曾是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担任《知识分子论丛》、《政治思想史》、《复旦政治哲学评论》学术委员和编委。主要研究领域是西方政治哲学、英美语言哲学和道德哲学,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著有《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后自由主义》、《概念图式与形而上学》等。
主持人简介:
包利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