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故宫学研究中心成立
发布时间:2011-05-10 浏览次数:3182
5月9日上午,浙江大学故宫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故宫学”作为学术概念提出以来,国内高校第一个以故宫学命名的研究机构。2012年起,浙大要开始招收故宫学方向的研究生。中心成立仪式上,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副院长李文儒等6位故宫博物院的资深专家被聘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郑欣淼和浙大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出任浙大故宫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他们与浙大副校长罗卫东为研究中心揭牌。北京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余辉、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出任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鲍贤伦,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方闻等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说,故宫是什么?是紫禁城,是皇室藏品,是曾在这里发生过的人和事,也是这几方面所组成的文化整体。保存完好的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更是一座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故宫作为文化遗产,几乎囊括了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从不可移动文物到可移动文物,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院藏可移动文物不仅数量之巨无可比拟,更以高、精、尖,以其几乎保罗万象的系统系列而无可比拟。故宫及其藏品,是物态的、活态的历史现场与物证,在许多方面是唯一的,无可替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认为,研究故宫,无异于解剖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艺术,绕不开对故宫的研究。目前,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还是接待馆接待观众最多、出馆出境展览最多、影响最大的博物馆。保护好、利用好、发挥好故宫文化遗产的历史作用,科研工作学术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2003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庆祝南京博物院成立70周年举办的馆长论坛上提出“故宫学”作为一门学科。2009年初,郑欣淼将探索故宫的价值和“故宫学”内涵的二十多篇文章结集成《故宫与故宫学》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故宫学的研究涉及到历史、政治、建筑、器物、文献、艺术、宗教、民俗、科技等许多学科。长达80年的有关故宫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是故宫学的基础,故宫学的提出并确立将使其研究进入自觉阶段,从整体上提高故宫学研究的水平。故宫学体现出的故宫博物院对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它倡导的“故宫在中国、故宫学在世界”理念为故宫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事业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故宫博物院与生俱来就有优良学术传统。它在成立之初,就与当时的学术研究中心重镇北大有深刻的渊源,建设主力都是来自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近些年来,浙江大学也与两岸故宫博物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互信共享的合作交流机制。2010年初,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故宫学”研究为契机展开合作,推动“故宫学”在高校中的学科建设,联合开展故宫学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联合培养故宫学硕士研究生。
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美术史教授黄厚明介绍,浙大故宫研究中心计划在明年开始招收故宫学方向的研究生,“要给学生一个直接和藏品等实物打交道的机会,与传统的学院派研究方式有所区别。研究内容将包括古代书画、文物修复与科技考古,美术考古、故宫文献档案与明清史研究,以及故宫建筑史等方面。”
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将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每位研究生都有一位来自本校的教师和一位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老师进行指导。在设想中,这些故宫研究的新兴力量将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在故宫博物院进行驻馆研究。
郑欣淼和浙大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出任浙大故宫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他们与浙大副校长罗卫东为研究中心揭牌。北京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余辉、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出任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鲍贤伦,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方闻等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说,故宫是什么?是紫禁城,是皇室藏品,是曾在这里发生过的人和事,也是这几方面所组成的文化整体。保存完好的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更是一座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故宫作为文化遗产,几乎囊括了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从不可移动文物到可移动文物,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院藏可移动文物不仅数量之巨无可比拟,更以高、精、尖,以其几乎保罗万象的系统系列而无可比拟。故宫及其藏品,是物态的、活态的历史现场与物证,在许多方面是唯一的,无可替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认为,研究故宫,无异于解剖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艺术,绕不开对故宫的研究。目前,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还是接待馆接待观众最多、出馆出境展览最多、影响最大的博物馆。保护好、利用好、发挥好故宫文化遗产的历史作用,科研工作学术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2003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庆祝南京博物院成立70周年举办的馆长论坛上提出“故宫学”作为一门学科。2009年初,郑欣淼将探索故宫的价值和“故宫学”内涵的二十多篇文章结集成《故宫与故宫学》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故宫学的研究涉及到历史、政治、建筑、器物、文献、艺术、宗教、民俗、科技等许多学科。长达80年的有关故宫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是故宫学的基础,故宫学的提出并确立将使其研究进入自觉阶段,从整体上提高故宫学研究的水平。故宫学体现出的故宫博物院对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它倡导的“故宫在中国、故宫学在世界”理念为故宫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事业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故宫博物院与生俱来就有优良学术传统。它在成立之初,就与当时的学术研究中心重镇北大有深刻的渊源,建设主力都是来自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近些年来,浙江大学也与两岸故宫博物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互信共享的合作交流机制。2010年初,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故宫学”研究为契机展开合作,推动“故宫学”在高校中的学科建设,联合开展故宫学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联合培养故宫学硕士研究生。
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美术史教授黄厚明介绍,浙大故宫研究中心计划在明年开始招收故宫学方向的研究生,“要给学生一个直接和藏品等实物打交道的机会,与传统的学院派研究方式有所区别。研究内容将包括古代书画、文物修复与科技考古,美术考古、故宫文献档案与明清史研究,以及故宫建筑史等方面。”
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将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每位研究生都有一位来自本校的教师和一位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老师进行指导。在设想中,这些故宫研究的新兴力量将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在故宫博物院进行驻馆研究。
(文 周炜/摄影 张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