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追忆先贤 语重心长寄语后学——记“面向希腊的思——古希腊哲学在中国”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2-04-05 浏览次数:1449
严群先生是十九世纪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侄孙,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博士,他精通十一门外语,是我国柏拉图全集的第一位翻译者,也是中国希腊哲学两大研究传统之一的奠基者。严先生长期执教浙江大学,是浙大希腊哲学研究的创立者。适逢严群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哲学系共同举办了题为“面向希腊的思——古希腊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学术讲座,以此追忆严群先生。
3月28日晚,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9室内座无虚席,在学界享有盛誉的三位老一辈希腊哲学研究专家——姚介厚、李真和陈村富教授为听众们介绍了严群先生的生平轶事、学术成就,以及国内希腊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讲座伊始,浙江大学陈村富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严群先生的生平。严先生于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耶鲁大学古典语言系,在学习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之余还兼修梵语、希伯来语和暹罗语等多门语言。1939年8月先生学成回国,初任燕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后被聘为浙江大学教授。严先生一生致力于柏拉图对话的翻译和古典希腊哲学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为古希腊哲学在中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北京大学李真教授讲述了他师从严先生学习希腊哲学的经历,他幽默的语言和动情的回忆赢得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李教授还讲到了中国古代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从世界文明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只有古希腊这一个文明的发源地,远在万里的东方大陆上,我们中国人也在同一时间举起了文明的火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者恰比之于儒家的孔、孟、荀三子。但是与古希腊哲学注重本体论的研究不同,中国哲学更注重的是社会政治、社会伦理,强调“入世之学”,在研究的侧重点上,中西方哲学无疑是互补的。
之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姚介厚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意义。古希腊哲学孕育了西方文明,若想了解现代西方文明,就必须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必须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特有的理性脉络的传承。最后,姚教授还从希腊哲学著述的翻译、古典哲人的专题研究和希腊哲学研究的传承等五个方面进一步介绍了严群先生的贡献,高度评价了严先生在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最后,三位老先生不顾旅途劳顿、年高体迈,在讲演结束之后,还认真听取了同学的提问并给予了精彩的回答。最后,李真老师饱含深情地为大家朗诵了他为严群先生而作的《满江红缅怀严师》:
闽江之滨,敏少年,玉树临风。
望神京,未名湖边,文思泉涌。
负笈美洲为祖国,振兴中华勤用功。
独钟情古希腊学术,韦编崩。
归国来,登杏壇,授绝学,阐精微。
道古桥边柳,西湖新月。
私淑弟子请益多,忘年之交情深切。
愿恩师英灵长含笑,伴先哲。
李真教授为“浙大东方论坛”题字
(刘露/文 余杨伟/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