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化育与战略互动——记中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发布时间:2012-05-22 浏览次数:2006
“Ruth Kattumuri是位非常著名的教授,也是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她是由英国‘计算机之父’培养出来的在计算机领域非常出色的计算机教授……有一天,有位高人跟她讲,人尽量地要对社会有影响,不仅与物打交道,还要与人打交道,所以她转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发展理论,并且在这一领域做的相当出色……”“中印战略伙伴关系——历史与现实”学术讲座在主持人余逊达教授的精彩介绍中拉开序幕。本次讲座邀请到了现任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露丝•卡兹茉莉(Ruth Kattumuri)教授,她从中国、印度两国经济贸易、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交流回顾了中印两国历史上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从贸易投资、环境安全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全方位解读了中印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趋势。
中印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合作交往历史。经济上,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两国便建立了贸易关系,形成于汉代的丝稠之路为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两国的经贸关系在唐、宋、元时期取得了长期的发展。文化上,佛教自汉代引进中国以来,两国间大量的学者僧侣在中印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治上,中印两国在民族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革命过程中共同建立了深刻的友谊与联系。露丝•卡兹茉莉教授认为,虽然中印两国长期存在着边界争端,但从历次中印边界冲突的最终解决方式中可以看出,两国正在寻求相互理解。
2010年是中印两国建交六十周年,在此基础上,2011年两国举行了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进一步深化了双边关系、加强了战略沟通、推进了功能协作、丰富了战略与合作内容,并有望于2012年进行第二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近年来,中印两国已经发展成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贸易投资上,中印两国计划于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鉴于两国经济上的相似性,未来两国经济领域的竞争不可避免。露丝•卡兹茉莉教授认为,竞争不是坏事,竞争正是创新的可靠动力。环境安全上,中印两国在气候变化、水污染等治理问题上需共同进行开发与技术交流。文化方面,两国都有大量的年轻人、学者、思想库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Danny Quah教授认为,“2050年全球经济重心将会出现在中印两国之间”。露丝•卡兹茉莉教授认为,中印两国的关系将不是竞争对手关系,而是相互合作伙伴关系。中印两国都是现任金砖国家与二十国集团组织成员,通过共同合作、共享知识技术经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必然会重拾昔日荣耀与影响力。
讲座提问环节,学生从当前国际形势、中印关系历史与现状出发,踊跃提出了内容广泛、意义深刻的问题。中印两国在长期的友好关系交往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矛盾与隔阂。中印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与发展背景,二者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中各具特色。露丝•卡兹茉莉教授对此相关问题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个人的深刻见解。最后,由余逊达教授对露丝•卡兹茉莉教授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民主是印度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挑战,其关键问题在于执行力的缺乏。取得有治理能力的民主是印度面临的挑战,而无民主的决策是否能有效地反应大众权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次讲座是“浙大东方论坛”第九十八讲,由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共同承办。
(姚金芳/文 余杨伟/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