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西部数据中心(二期)顺利通过中期验收

发布时间:2012-09-12 浏览次数:578

       2012年9月11日上午,中国西部数据中心(二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大楼举行中期验收汇报会。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西部院常务副院长周谷平,计算机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庄越挺,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全国统计学会理事钱雪亚,计算机学院教授吴春明,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尹文耀以及国家统计局研究员、统计科学研究所社会统计研究室主任吕庆喆,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CADAL)常务副主任竺海康等评审专家出席了会议,评审专家组组长由庄越挺担任。会议由西部院副书记、院长助理陈健主持。

 

   
 
    今年2月,中国西部数据中心一期建设作为“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评审验收。二期建设基于一期的基础,重点完善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着重构建一个服务于西部战略决策和科学研究的综合性高级智库及信息处理云计算服务中心。数据中心二期建设引入了空间综合分析、时空多维分析、决策辅助、评价检测、仿真实验等概念,围绕数据、理论、方法、技术、应用五大要素,构建数据中心应用程序系统平台。同时,依托多层面、多渠道的数据支撑,围绕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生态与资源能源等方面面临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政府、科研人员、企业提供西部地区全方位、科学高效的资料、数据、评价、分析和预测。
    根据项目目标和建设思路,二期建设任务于2011年10月启动,至2012年8月底,开发并实现了包括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子系统、智能化数据巡查系统、西部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应用子系统、基于GIS的西部大百科系统、基于空间智能的时空数据集成和分析系统在内的12个子系统。录入和整理了综合性、地方性、部门性三种类型统计年鉴600余部、政策法规数据3万余条,引入并加工整理了百科词条15万余条,等等。数据范围从西部扩展到了全国,从原来侧重于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文化和能源等领域,数据的表现形式更趋空间化、智能化,初步建设成为了一个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性高级智库及信息处理云计算中心。

 

   
 
   
    评审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汇报,观摩了数据中心系统演示,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质询后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任务和指标,其中基于GIS的西部大百科系统和空间智能分析系统,在点线面结合的定位方式、统计数据与GIS相结合、社科研究与GIS相结合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间研究领域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评审专家一致同意通过中期验收,并就下一阶段建设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在下一阶段工作中,中国西部数据中心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系统,持续扩展数据渠道,通过依托项目、共建、共享的方式自建数据源,并在已有项目建设基础上更加积极地进行项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