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陈凌教授应邀参加2012华人家族企业年度论坛

发布时间:2012-12-20 浏览次数:1026

 

12月15日,由台湾董事学会发起和主办的“华人家族企业年度论坛”在上海举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凌教授受大会邀请参加并发表了演讲。

此次论坛由台湾董事学会发起,分别于台湾和上海两地先后召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台湾、香港的多家商学院成为该论坛的学术支持单位。论坛汇集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研究大师和企业代表,针对家族企业相关议题展开经验交流,共商华人家族企业之永续发展。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凌教授作为大陆学者的代表发表演讲,题目是“中国大陆家族企业生存和永续发展”。陈凌教授主要从家族企业的定义、企业主年龄分布、重要岗位与企业主关系、是否聘用职业经理人、家族参与经营的观点、两代人交班意愿、企业传承模式、传承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说明大陆家族企业的生存现状。结合最近完成的“中国家族企业健康指数报告”的结果,陈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家族企业子女数量减少家族观念淡薄、产业空间受限、职业经理人队伍尚未形成、缺少家族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标签模糊使家族传承难以形成共识等都是大陆家族企业传承所面临的挑战。演讲最后陈凌教授强调家庭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中国人心灵的最终归宿,只要有爱使家庭和睦,就能让家族企业发展更持久。

台湾董事学会理事长许士军教授和台湾董事学会发起人蔡鸿青博士代表台湾地区分别与大家分享题为“家族企业目前的历史机遇”和“华人家族企业关键报告”的演讲。许士军教授宏观地为大家分析了家族企业的优势、劣势及当前机遇,而蔡鸿青博士则通过对4992家华人家族企业的研究分析了两岸三地家族企业的现状和问题。研究显示,华人家族企业全球排名落后,家族企业整体绩效优于非家族企业,其中台湾家族企业市场占比最重,但平均市值最小、绝对绩效也落后。台湾家族企业当前正面临企业转型、董事会老化和家族股东分家三项挑战。传承上蔡博士建议华人家族企业需要参考美国模式(专业接班)和欧洲模式(旁系接班),并与传统直系接班模式结合找出华人特有模式。

香港科技大学金乐琦教授代表香港地区与大家分享题为“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咒语”的演讲。金教授认为家族企业缺少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往往只依靠低成本优势、家族企业缺乏长期投资的意愿、社会资本很难传递给后代、角色和责任的划分不够明晰、缺乏正式的教育和培训等等因素都会限制家族企业的发展,同时,家族企业内部缺乏信任也是导致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魔咒的主要原因。金教授还提出了克服此“咒语”的可行性方案,家族企业需要较早的设立清晰明确的继承规划、需要为未来投资、需要建立更加透明的家族治理、公平的将家族财产分配给后代、建立可持续的财产保护、家族遗产和促进家族和谐等方法都有助于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

论坛还邀请到了敏实集团主席秦荣华、上海克里斯汀董事长罗田安和浙江金利华电器公司副总裁赵康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头脑风暴环节,让优秀家族企业代表分享其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成功典范帮助家族企业成功创业和转型,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2012华人家族企业年度论坛” 作为海峡两岸企业和研究者之间互相学习沟通对话的平台,以此凝聚全球华人家族企业的智慧,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而有效的保障。

                                                   ( 全球浙商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