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被列入第7批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13-03-05 浏览次数:1495

 

近日, 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了第七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被列入其中。

下文由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屠剑虹撰写,供参阅。

 

 

 

影响深远   功效显著

         ——记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

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屠剑虹

 

陈桥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几十年来,先生严谨治学,著作等身,出版专著、译著、主编、点校等书达70余种,发表论文400余篇,为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和译作撰写序跋200余篇,约200万字。尤其在《水经注》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成为当今本学科领域的学术泰斗,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一、为存世学者建馆立档的开创性举措

陈桥驿先生在70年的教学生涯和学术研究中,为后世学者留下了丰富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将先生毕生的学术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举办陈列的形式,向后世学者展示,既能弘扬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起到教育后人、激励后人的作用,又能进一步丰富绍兴历史文化的内容。但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只有当一个人百年之后,才能对其一生的是非功过作出定论,即“盖棺论定”。可想而知,要为一位存世学者建馆立档,势必将受到传统习惯的排斥,遭受许多非议。当然,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终究将改变这一传统偏见。

2007年上半年,我把为陈桥驿先生建立史料陈列馆,由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收集、整理、陈列陈先生的学术成果,并作永久保存的想法,口头征求了绍兴市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赢得了大家的赞同。此后,我又向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建设局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大家的共识是:文化作为引领时代风气的领域,应当不断进行创新。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需要各部门合力参与。我们把绍兴的一些当代名人的资料保存好、抢救好、利用好,就是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陈桥驿这位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巨擘和吾绍乡贤建馆立档,实乃明智之举。现在的问题并非要不要建馆,而是必须抓紧时间建馆。理由至少有三点:

(一)有利于学术成果的完整收集。陈桥驿先生著述丰厚,仅在郦学研究上所发表的成果就有20多部专著,内容涉及《水经注》地理学研究、《水经注》版本学研究、《水经注》地名学研究、《水经注》校勘、考据与辑佚研究、郦学史、郦学家研究等,此外,在历史地理研究、地图学研究、地名学研究、方志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如果要对先生的学术成果作完整收集、整理,最好能得到先生本人的支持、帮助与指导,否则,这项工作很难开展。当今,先生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笔耕不缀,是一件值得庆幸、庆贺之事,我们必须抓住良机,以对历史高度负责,对保护绍兴文化资源负责的态度,及时收集、整理先生的学术成果,惟其如此,才有利于为社会积累一笔宝贵的财富,才不至于成为一件憾事。2000年6月,我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柯灵故世后,有关部门曾准备系统整理收藏柯灵的手稿、遗作等珍贵资料,但举步维艰。在名人故世后,再开始筹划收集名人档案资料,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或事倍功半,或无功而返,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由此可见,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存世名人的档案资料,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有利于激发当代乡贤的爱乡热情。绍兴素称名士之乡,乡贤名宦、专家学者闻名中外。陈桥驿先生就是当代乡贤、学者的杰出代表。陈先生的学术影响力蜚声海外,国内外许多图书馆都有收藏他的著作。仅在香港高等学府和公共图书馆中就有20多种。香港浙江同乡会联合会会长、绍兴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车越乔先生曾在2002年陈桥驿先生八十华诞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陈教授的历史地理、方志学、水经注研究成果,不具权威性的话,在香港受了150多年殖民地教育的高等学府是不会收藏的。我是要告诉我们家乡的朋友们、教育工作者们、人文科学研究者们,要知道陈教授杰出的成就,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据我所知,除了鲁迅先生的著作之外,没有第二个绍兴人,甚至全浙江省能在华洋杂处的香港有八间高等学府和香港公共图书馆分别收藏这么多著作也是不多的。所以,我们都要向陈教授学习,学习他的治学精神、奉献精神、关心家乡精神。陈教授的学术成就可以媲美许多先贤学者,甚至超过了他们,他确实是我们绍兴的一个宝,大家都要爱护他、珍惜他,祝愿他健康长寿!”诚如车越乔先生所言,陈桥驿先生虽然年迈,但始终关心和热爱家乡,对家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他把爱乡的拳拳之心融于学术研究之中,他对乡士历史的研究,对家乡的发展及家乡学者的帮助指导,殚精竭虑,倾注了很多心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把先生的学术成果进行完整收集、陈列展览,体现了家乡人民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当有裨于宣扬乡贤业绩,激发更多的乡贤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热情。

(三)有利于教育后人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先生不仅是当代史学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学术楷模,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他从上世纪40年代致力于教育工作至今,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教人知识的同时,还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他不但潜心治学,而且身体力行。凡是聆听过先生讲学的弟子,凡是与先生接触过的朋友,无不被他虚怀若谷、诲人不倦的精神所感动,无不对这位勤奋刻苦、自学成才的当代学术大师肃然起敬。举办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把先生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高尚人格,深邃的学术思想和非凡的学术功底作充分展示,不仅能教育后人、激励后人奋进,同时也将为后人积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7年12月,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项目正式被绍兴市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绍兴市委宣传部列入《绍兴市2007-2010年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规划》之中,2008年7月,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项目启动,这标志着我市将正式为一名存世学者建馆立档,这是我市文化事业中的一个创新点,也是我市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新亮点,是一项开创性的举措。

二、无私捐赠学术成果千余件

陈桥驿先生虽然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但却为人谦逊。对于为他设立史料陈列馆之事,先生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反对,他曾多次对我说:“为我搞陈列馆实在是小题大做,多此一举,没有这个必要。”我为此与先生作了多次沟通,反复向他说明设立史料陈列馆并非是为个人树碑立传,收集、整理、陈列其学术成果,是为了丰富绍兴的历史文化,保存文化资源,是为了让后世学者在先生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是绍兴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家乡人民的期盼,也是先生为家乡所作的重要贡献。

先生是一位谦逊高尚、充满睿智的大师和极富个性的学者,为人处事很有原则。对于为他建立史料陈列馆,他一开始表示反对完全属于情理之中。但先生又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乡贤,对家乡充满深厚感情,凡家乡所需所求,他几乎是有求必应,这次也不例外,由于拗不过绍兴方的意思,先生答应尽力做好配合工作。

先生的学术成果用“丰硕”两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他的著作、发表的论文、所作的序、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搞、中外文化交流的信函以及他从国外收集回来的国内地方志书、国外珍贵地图、书籍等等,就连先生本人也不太清楚具体的数目。要将这许多成果作整理、移交,对一位当时已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情。2008年,适逢先生住宅乔迁,先生有很大一部分的精力化费在了学术成果的整理中,在先生家人和他的研究生的帮助下,资料的收集工作进展顺利,并陆续将已整理打包的资料送到了绍兴。

先生做事认真,治学严谨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我亲身感受的。他把向陈列馆移交的学术成果作了系统的分类,如著作、论文、手稿、书法、信函、聘书、教学卡片、国外图书等等,分类之规范,利用之方便,令我这个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的人佩服之至。不仅如此,他还在每份资料上都作了详尽注释,使我们对资料的来源及重要性有充分的了解。

先生多次受邀赴美国、日本、加拿大、巴西及港台等地访问讲学。先后受聘日本关西大学、国立大阪大学、国立广岛大学客座讲授,这期间,他曾收集了许多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资料,都于这次一并向陈列馆作了移交。如在移交一批日本地图时,他在上面写道:“这是我在日(本)历年收集的地图,不是一般地图,都是比较珍贵有收藏价值的地图,其中若干幅,在日本也不是易得,是几位汉学家朋友知道我的专业是历史地理而受他们鼎助的。”在移交与有关国际汉学家交流的作品时写道:“这一包都是我与国际汉学家(包括港台)交流而由他们签送我的他们作品(当然我也有相应的赠送给他们),但内容多是汉学研究,有相当价值。”他还特别提到了国际汉学家施坚雅,并在整理移交施坚雅教授给他的信函及曾发表的论文资料中附言:“施坚雅(G·W·Skinner)退休后曾于2005年6月应复旦之邀到上海一次,十分渴望与我见面,但我因夫人当时正是发病之时而不能去,托葛剑雄教授给了他一封信,真是不胜遗憾。这是他给我的信和几篇论文。”

先生对踏实做事、道德学问高尚的学界前辈,总是心怀敬意。在移交书法家顾廷龙先生给他的一封信中,先生由感而发写道:“我的不少前辈信件及外国汉学家信,虽然收藏,但是都没有特意保存,所以在这次搬家中,发现丢失甚多,霉废的也不少,唯独顾廷龙先生此信我是专门珍藏的。顾先生是近代著名书法家,许多人都看到过他的题字,书法学到他这样是要下过苦功的,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在此下功夫。但从这信来看,说明他对一个后辈写信,也是这样字字恭整的。其事无非因为当年修志,平湖县派人与我商量请谁题封面,我建议了顾先生,并由我写信拜托他。他居然也这样地以楷书写了回信。由此让我回忆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一股潦草写字风。杭大中文系蒋礼鸿先生,因为在课堂上批评某些人写潦草字甚至错别字,要学生写字注意端正,不要让人看不懂,不要好样不学学坏样。由于这些对学生循循诱导的话,在“文革”中竟因此遭到可怕的斗争。正因为此,我非常敬重顾先生,不仅是他的道德学问,给后辈写一封复信,也是这样一丝不苟。我们当然写不出他这样一笔好字,但端正写字,总是应该的。古人说:‘字如其人’。这话有道理,因为写字也表示了写字者的为事为人。”

先生殚精竭虑研究郦学长达半个多世纪,《郦学札记》为其研究成果的汇集。在移交《郦学札记》手稿时写道:“此是拙著《郦学札记》原稿的一部分,因为是手稿,所以也送上。著名史学大师杨向奎先生还对此加以奖掖,并附寄资料。老一辈人是如此重视做学问的,不胜感慨。”

先生是“徐学”研究的创始人,他在为“徐学”研究所写的论文或撰文作序等资料上,特意注明:“徐霞客是明代著名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从明清至民国,代有研究。近期的研究热潮,是在1983年开始的。这年,由中国地理学会等单位在无锡开会,即全国纪念徐霞客诞辰400周年筹备委员会,我忝为委员。在会上提出“徐学”一名,建议把这种研究作为一门学问,如同以《水经注》研究为核心的“郦学”一样。其事,南京江苏社科院朱钧侃先生所撰《徐学概论》(第3页)记载甚详。我曾先后为“徐学”撰文作序二十篇以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徐学”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

先生自称是“用志”大户,但在旧志使用过程中,他深感查阅的不便。为此,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编制索引的主张。他在捐赠由他主编或作序的全国大批方志时,感慨写道:“可惜当时故友潘一平先生还没有意识到索引的重要性,而未将我原编索引刊入,到后来地方志次第出版时,我一再呼吁,潘先生开始尚不理解,但以后终于明白,浙江地方志是全国志书中,索引领先之省。”

以上仅是略举几例而已,但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可见一斑,不仅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先生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和对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怀,而且,也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治学的道理,其精神当使我辈受益无穷。

先生的高尚无私和其家属的理解、支持,使建馆立档工作进展顺利,陈列馆共接受了先生无偿捐赠的个人学术成果以及由他引回的海外孤本志书、国内外学术交流成果等千余件,为绍兴增添了一份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先生对绍兴历史文化的又一重大贡献。

三、陈列馆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

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选址于仓桥直街,这是一条集商贸、旅游、文化、居住于一体的特色街。仓桥直街于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陈列馆的北侧有戏曲馆、黄酒馆、书画馆,南侧有书画研究所,文化氛围较浓,馆址前临仓桥直街,后临府东河,建筑具有绍兴传统特色。

陈列馆的建设不仅被列入绍兴市文化重点工程,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浙江省旅港同乡会会长车越乔先生欣然为陈列馆题写馆名并捐赠多媒体设备,在学术上曾得到过陈先生帮助或指导的后学亦纷纷向陈列馆捐赠作品。绍兴市的有关专家对展厅的设计方案和布展工作给予了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2009年12月10日,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隆重开馆,这天恰逢先生87岁华诞。绍兴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绍兴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社会各界代表、浙江大学领导等200余人到场祝贺。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谭志桂和时任浙江大学校长助理的罗卫东教授在开馆仪式上讲了话,并为陈列馆开馆揭牌。先生本人也应邀到了现场,对于史料陈列馆开馆,先生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这些年来,虽然在历史地理学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也写了一点东西,但做得不够好,做得也不够多,相信后辈们一定会做得更多,也会做得更好。”对于关心、支持陈列馆建设的社会各界及绍兴的父老乡亲们,他表示由衷的谢意。先生用一首绍兴民歌的歌词激励自己“赶快工作夜来临”,他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家乡的父老乡亲。

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的展版内容共分“学者生涯”、“学术成就”、“学界影响”、“桑梓情深”四大部分,全面介绍了陈先生家学渊源、自学成才、敬诚执教、严谨治学、郦学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地图学研究、地名学研究、方志学研究、国内学术活动、国外访问讲学、服务桑梓、奖掖后学等的学术之路以及所取得的学术荣誉和学界对先生的公论。陈列馆自开馆以来,已陆续接待社会各界人士、机关干部、教师、学生、国内外学者等2.5万余人。人们高度评价陈列馆建设的重要意义,热情赞扬先生的学术成就、治学态度及诲人不倦、虚怀若谷的高尚品德,表达了对这位学界前辈的崇高敬意。

绍兴人杰地灵,被誉为“名士之乡”,所建的名人馆、名人故居在国内外均有重大影响力。在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绍兴,为存世学者建立史料陈列馆,如果拿不出令人信服的学术成果,是很难立足的。而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一代学术楷模不平凡的业绩。有一位资深文史专家在参观了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后,面对所展示的丰富学术成果连声说:“立得牢的,立得牢的”。

陈桥驿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而且在国外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多次应邀赴日本访问讲学,并受聘担任数所日本知名高等学府的客座教授,在日本学术界地位崇高,学者们十分景仰陈先生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在得知绍兴为陈先生建立史料陈列馆的消息后,2009年8月28日,日本东洋文库《水经注》研读班学者在研究员太田辛男教授率领下,慕名前来参观筹备中的陈列馆。日本学者向绍兴方介绍,陈先生在《水经注》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价值,他的学术著作在日本被作为教科书使用,深受日本学者的崇拜,为日本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在参观正在布展中的史料陈列馆时,日本学者们纷纷赞叹陈列馆的精心设计和筹备,并表示,陈列馆建成开放后,不仅是位于中国的一处宣传教育基地,而且也必将成为日本学者友人表达对陈先生敬仰之情的最佳场所。

一位韩国学者在参观后说:“绍兴能为一名学术前辈设立陈列馆,既表明了政府对知识、对老人的尊重,也为后辈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场所。我是怀着敬慕之心来参观陈列馆的,除了对先生的久仰之外,还有对举办者的尊敬。”

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开馆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浙江省、绍兴市的新闻媒体、香港《文汇报》均作了报道,人们高度评价并赞扬建立陈列馆的重要意义。也有很多来陈列馆参观的人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现仅撷取几条:

一位外地学者在参观后留言:“先生治学精神之严谨,令晚辈钦佩之极,陈先生是你们绍兴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之骄傲,以前常说某某人著作等身,但从未见过。今日在先生史料陈列馆中真正看到,令我震憾。先生是我辈的榜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绍兴文史专家何先生留言:“陈桥驿先生是我素以景仰和多次奉教的学界先辈与杰出乡贤,在故乡为他设立专馆是有益当代、造福后人的一件大事,值得广为宣传,并不断丰富陈列内容,使之更为完整。”

一位姓杨的大学教授留言:“看完先生生平介绍和瀚如烟海的著作后甚是敬佩,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和前进。”

一位姓王的参观者留言:“游绍兴一日,(这是)见到的最畅心和感觉最好的一处或一事,向举办者致敬,如此等事多多光大,绍兴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将会有大希望,真前景。”

一位姓吴的参观者留言:“参观了陈列馆后,感觉自己真是虚度光阴。先生的勤奋和刻苦将激励我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来自香港的杨女士、李先生留言:“陈桥驿先生确是现代伟大的学者,值得大家,尤其是学术界及青少年们好好学习,为中华伟大文化继承及发展作出进一步贡献。”

上海大学文学院杨先生留言:“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的布置十分细致,史料也非常丰富,作为学界后辈,观后受益匪浅。”

一位姓崔的参观者留言:“陈先生是中华民族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时代,我们需要陈老先生这样的人,来传承发扬悠久的民族文化,让中国人恢复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中。”

陈桥驿先生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社员。2010年3月,在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九三学社绍兴市主委丁晓燕率绍兴市九三学社社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观了陈列馆,高度赞扬了陈列馆在弘扬绍兴历史文化,激励教育后学奋进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社史研究工作委员会一行15人专程从杭州来陈列馆参观,他们对陈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学者风范深表敬佩,对开设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的社会效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留言:“学界典范,儒林楷模。”

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开馆至今还接待了大中小学生约1万余人。每逢寒暑假期间,学生来此参观的更是络绎不绝,使陈列馆成了激励和引导后一代勤奋刻苦学习、努力踏实工作的教育基地。

一位师范大四的学生在留言簿中写道:“有缘来此,感触颇深,也更激励自己成为一个像陈先生一样了不起的教师,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一位姓黎的大学生留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十分敬佩陈桥驿先生的贡献与成就,也感谢他对中国历史地理、对世界地理作出的巨大贡献,我想我应该学习陈老先生的求学精神,勤奋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位中学生在留言中写道:“我曾于2005年在母校蕺山中学小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有幸见过陈教授一面,那时候还是我上台给他系的红领巾。我觉得这个陈列馆很好,能记录和陈列先生的生平和著作,让各地的学生能有机会来学习先生的一种精神。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次的参观。”

一位小学生留言:“特别敬佩陈爷爷的自学能力,我也要加油啊,也要好好学习地理!”

绍兴实验小学的一位学生写下了自己的“新年收获”:“新年对我来说收获真是不少,几千元的“压岁钱”数目不小了吧,但要数新年最大收获是大年初六,跟当老师的妈妈一起参观了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陈爷爷时刻关心支持家乡经济文化建设,使我产生敬佩之情,对他的研究所著倍感惊讶,他那严谨治学的精神教育激励着我们后一代新人。”

类似这样的留言还有很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们都是由感而发,表达了对德高才厚的陈桥驿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对设立陈列馆之举作了高度赞赏。

目前,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已成了我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对外宣传交流的文化窗口。鉴于陈列馆在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绍兴文化精品内容,推进绍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卓越社会功能和显著社会效益,2010年5月,绍兴市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发文表彰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为“绍兴市文化强市建设优秀文化活动(品牌)”。

在陈列馆开馆即将两周年之际,我们也迎来了陈桥驿先生的90华诞,让我们衷心祝愿先生健康长寿、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