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平台

在更高层次上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史

发布时间:2013-04-30 浏览次数:5106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田正平、陈胜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0月出版。荣获第6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0世纪最初20年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当然,随着新教育制度的推行和新式教育机构的普遍设立,这种源于近代西方的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社会遇到了强大阻力,以至此后几十年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始终分作城市与乡村两途,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及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的改造与试验。清末民初乡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的基本走向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田正平、陈胜教授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一书,正是以19011922年间乡村新教育推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和斗争为中心,通过对教育冲突各种具体表征的考察,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揭示和思考了这一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

本书认为,中国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并不是中国乡村传统教育自然演变和主动变革的结果,而是一种基于国家政权的力量,把源于西方的现代教育制度自上而下在乡村社会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由于清末民初的历届政权都缺乏必要的威权,同时乡村社会和乡村新式教育自身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从而乡村新式教育的开展使乡村社会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大致说来,乡村教育冲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表征:(1)消极行动:抵制和散布负面舆论等;(2)对簿公堂:乡村教育诉讼。清末民初教育诉讼案件几乎涉及乡村社会中的所有人群;(3)暴力行动:毁学。以暴力手段捣毁新式学堂,打杀办学人员的毁学事件不仅数量多,分布区域广泛,发生频率高,而且破坏力巨大,是中外教育史上极为罕见的。

导致冲突大量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乡村新旧教育的递嬗对以私塾为主体的旧式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加之新式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到乡村民众对新旧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导致教育冲突的发生;其次,新式教育进入乡村社会,导致乡村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经济利益的重新切割,而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财政制度存在严重缺陷,新的教育经费筹集方式打破了乡村民众惯常的生活秩序,造成乡村教育冲突不断发生;再次,急剧变化的乡村社会,特别是乡村绅士的“劣质化”,新学生群体的出现,教民阶层的形成等,也是导致乡村教育冲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由于新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地方自筹,迎神赛会等乡村文化活动的经费常常被用作教育经费,乡村文化活动被兴学活动阻断,造成乡村社会对新教育的普遍不满和反感,导致乡村教育冲突。

教育冲突对清末民初乡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大量新式学堂遭到直接破坏,乡村教育经费更加拮据,对乡村新式教育的招生、管理、教学等都产生了巨大消极影响。就整个乡村社会而言,乡村教育冲突的长期存在,致使乡村教育事业乏人,乡村文化链断裂。对此,民间和政府都采取了各种调整与调适的政策和行动,乡村教育自身也根据现实条件和时代发展需要,自发地进行调适。这些举措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的来说,教育冲突及其影响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也说明,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矛盾、斗争、问题和冲突的过程。早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冲突折射出来的诸多问题,如中国乡村教育的出路,如何有效推进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等,成为百年来人们一直思考的重大问题,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成果的学术贡献和实践意义在于:

1、研究视野下移,研究方法创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乡村教育的发展情况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而以往的教育史研究大多把目光集中在教育现代化的中心区域或推动新教育发展的精英人物的活动上,对内陆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实态和广大农民对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关注一直不够。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本书在视野下移、更新研究观念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丰富和加深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的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以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为代表的国家教育改革意志和基层民众的教育需要之间存在着巨大裂缝。新式教育的出现打破了乡村社会原有的文化生态、权力格局,激化了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本书借助“教育冲突”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对冲突三种表征的考察,揭示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不仅有高歌猛进、迅猛发展的一面,更有着充满种种矛盾、冲突和曲折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中的线性认识,加深和丰富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的研究。

3、修复了从清末兴学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缺损环节。众所周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乡村改造的热潮,新教育发展成为当时人们改造和关注的重点。过去,由于缺乏对清末民初乡村教育的具体细致研究,我们无法对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发展状态和水平做出准确估价,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历史错觉:似乎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是直接从此前的城市教育转向而来,或只是一些受到国际平民主义运动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活动的结果。本研究成果表明,这一运动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发展不足这一历史事实所造成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研究成果修复了从清末兴学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缺损环节。

4、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事实上,百年之后的今天,困扰中国教育早期现化的一些重要问题,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城乡教育水平的鸿沟,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巨大悬殊,乡村儿童纷纷离乡到城市接受教育,等等。从这个角度讲,本书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仍然有着较强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本书出版以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学刊》以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中国图书商报》等刊物先后发表署名文章,认为“(该书)是一部有较高价值的学术力作,研究者是‘费了功夫’也‘费了脑筋’的。所谓‘费了功夫’,是说作者下了大力气去搜罗包括报刊杂志、历史档案、方志笔记等历史文献,使研究拥有了扎实的文献基础,其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它相关研究。所谓‘费了脑筋’,是说作者并不满足于单一的文献搜罗、考证和梳理,他们还通过积极回应相关研究成果的基本结论,力图在更高层次上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的重要理论问题”(《教育学报》201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