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宗教与世俗社会:问题与机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3年9月30日-10月3日,“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宗教与世俗社会:问题与机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梅家坞梅竺度假村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思政部与齐根大学哲学学部联合主办,由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资助了德国学者的国际旅费。本次会议9月30日报到,10月1日和2日整天和3日上午共二天半的会议时间,会议开幕的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闭幕的3日是德国的国庆节,使得这次会议特别有纪念意义。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的8位学者和德国的8位学者参会并发表论文。本次参会的德国学者有:德国齐根大学前副校长丰通教授(Prof. Klaus Vondung),他是齐根大学哲学学部荣休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为本次会议德方代表团团长;欧洲宗教哲学协会会长、明斯特大学普世系主任格罗斯汉教授(Hans-Peter Grosshans);齐根大学哲学学部国际关系系副主任、欧洲整合史首席教授(Jean Monnet Chair ad personam European Integration History),“国际文化史研究”研究生项目主任阿夫康教授(Raphaela Averkorn);齐根大学公法学首席教授莫根特豪勒(Gerd Morgenthaler);齐根大学天主教神学系里格尔教授(Ulrich Riegel);齐根大学社会学教授拉胡森教授(Christian Lahusen);齐根大学政治学系巴林霍斯特教授(Sigrid Baringhorst);柏林文化研究院院长学术助理布拉西(Luca di Blasi)博士。本次会议的中方代表主要来自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思政部,其中有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朝教授;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志成教授;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向东教授;浙江大学思政部国际政治研究所、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张新樟博士;人文学院中文系梁慧副教授;宗教学研究所王桂彩副教授、陈越骅博士;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德语系吴勇立博士。人文学院和思政部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人参与了旁听和会务工作。会议中方主席为王志成教授,德方主席为丰通教授,会议联络人为张新樟博士。
本次会议围绕着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宗教与世俗社会之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角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共分为五个场次。第一场的主题是从欧洲的视角看全球化时代世界宗教的现实处境,涉及当代世界究竟有没有世俗化?当代宗教复兴的实质是什么?等问题,发表的文章有里格尔教授的《后世俗化:向宗教的世俗化再推进一步?》、布拉西博士的《“宗教的回归”和世俗的去中心地位》和格罗斯汉教授的《处在世俗主义、多元主义和个体化这些极点之间的现代宗教》。第二场的主题是从中德对照的角度探讨宗教管理,涉及宪法和法规以及宗教政策方面的实务,主要文章有王晓朝教授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宗教信仰自由》、莫根特豪勒教授的《德国教会及其他宗教团体在宪法地位》和巴林豪斯特教授的《面纱之争:从比较的视野看宗教冲突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整合政策中的作用》。第三场的主题是宗教与政治、宗教与道德、宗教与世界秩序之间在复杂关系,主要文章有丰通教授的《政治的宗教是公民宗教是传统宗教的世俗化吗?》、阿夫康教授的《前现代欧洲的宗教在现代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拉虎森教授的《世俗社会中的道德的宗教形式与社会形式:欧洲的经验》和徐向东教授的《罗尔斯、宇宙城邦主义和全球正义》。第四个主题是以西学为背景探讨中国的宗教思想、宗教研究和宗教实践,文章有吴勇立博士的《中国哲学中天的概念》、张新樟博士的《关于中国的宗教共同体的实践》、陈越骅博士的《汉语神学:语境、本质和特性》和梁慧的《在基督教信仰全球地方化和地方全球化背景下的汉语圣经诠释:跨宗教解读的理论解释和方法论探讨》。第五个主题是宗教的跨文化研究和跨宗教对话,有思竹博士的《走向跨文化的宗教学:范式的转换》和王志成教授在《宗教关系理论与佛耶对话:基督教的视角》两篇文章。每一场都有德国学者和中国学者发表论题相近的论文,首先在主题和学科层面形成初步的对照和呼应,然后在宣读之后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讨论时间,进行具体的对话。会议的工作语言是英语,由宗教学博士生富瑜专任英文翻译,参会德语博士吴勇立专任德文翻译,这样一种组织方式和讨论设置,使学术交流相当自由、充分。
从五个场次的对话和探讨中,中德学者都非常深地体会到了围绕宗教现实问题开展理论探讨和资料交流对于增进相互理解、拓展研究视野、深化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在会议回顾与展望环节中,学者们认为,这一次会议涉及的问题多、范围广、学科跨度大,作为第一次会议来说,这对于双方相互了解,找到共同的研究兴趣是非常合适的。双方学者都有兴趣在此基础上形成经常化的对话和交流机制,在共同研究兴趣的基础上聚焦和深化话题,为此双方约定了下一次双方会议的主题为“从跨文化的视角看宗教的冲突与合作”,地点定在德国齐根大学,时间大致在十月的第二周周末。会议论文将收录到浙大以书代刊的《宗教评论》第一期杂志中。同时,浙江大学思政部和人文学院与齐根大学哲学学部签订了研究所之间的学术合作协议,开展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师生互访、课题合作、信息资料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与明斯特大学福音神学系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会议期间,浙江大学思政部举行了阿夫康教授(Prof. Raphaela Averkorn)受聘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的仪式;人文学院举行了欧洲宗教哲学学会会长格力斯汉教授(Hans-Peter Grosshans)受聘基督教授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宗教学研究所、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仪式。这次会议是中德宗教学者长期交流合作的一个成果,也是未来深化双方研究所层面、学院层面合作的一个新的开端。
(文/张新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