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东方论坛”第161讲——邢广程: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博弈

发布时间:2014-11-24 浏览次数:1446

 

2014年11月19日晚,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138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博弈》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浙江大学刘进宝教授主持。邢广程研究员长期从事俄罗斯、中亚、独联体等地区的国际问题研究,是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的权威学者。为表彰他在增进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以及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相互理解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3年7月授予邢广程先生俄罗斯最高国家奖——“普希金奖章”。

邢广程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俄罗斯、中亚、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问题和苏联历史等问题,多次到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进行学术考察。独著《苏联高层决策70年》、《崛起的中亚》、《中国与新独立的中亚国家关系》。合著有《中国与中亚》、《俄罗斯议会》、《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等。

乌克兰危机是冷战后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国际重要事件。邢广程先生首先回顾了乌克兰危机自2013年以来的发展脉络以及事态逐步升级的关键节点,指出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既没有处理好本国与俄罗斯、欧盟之间的战略平衡关系,也没有处理好同国内反对派之间的政治关系,最终导致国际、国内局势的全面恶化。至于乌克兰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他指出乌克兰独立以来,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过度依赖外国,战略上选择“向西”还是“向东”,始终是困扰乌克兰的“哈姆雷特问题”。乌克兰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东西部经济发展又极度不平衡,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民族分布也存在西部乌克兰族、东部俄罗斯族各占多数的不平衡性;乌克兰的政坛气氛恶浊,政客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国内政局长期不稳。以上多种原因综合叠加,最终导致乌克兰政局动荡。邢广程先生指出,乌克兰的局势已经发展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战。

邢先生又从冷战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俄罗斯应对乌克兰变局的多种方案和具体措施。他强调指出,普京围绕乌克兰局势的重重举措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应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这两大事件的宏观背景下出发进行深刻解读。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正展开持久的激烈交锋,国际局势的走向如何进一步发展,还有待冷静观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影响正在显现,特别是在石油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形势很可能将在2016年左右面临严峻的局面。

围绕乌克兰危机,大国之间进行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深度博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出手应对,是考验我们的一个重要问题。邢广程先生指出,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战略机遇期,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展现了中国“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和大国胸襟。这一战略构想回答了欧亚大陆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利益共同体这一时代问题。从此战略意图出发,中国应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国际政治中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力争趋利避害。中国在乌问题上的表态,同时得到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两方面的感谢,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是不多见的,本身就说明中国外交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邢广程研究员针对乌克兰危机谈了几点看法:乌克兰独特的地缘地位,决定了它最佳的选择就是在东西方之间寻求战略平衡,而稍稍倾向于俄罗斯;乌克兰危机再次表明,国家不能乱,国家一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很难加以保证;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再次表明,国际秩序中的双重标准短期内不会消失。

邢广程先生运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事实和丰富的图表,从全球视野出发,缜密分析了乌克兰危机的前因后果与大国博弈的战略思路,引起了现场听众的高度兴趣。全场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听众反应极其热烈。最后在浓厚的学术交流气氛和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文/秦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