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暨2014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成功举办
2014年12月14日-15日,由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理事会、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理事会秘书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暨2014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在杭州成功召开。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以及日本、韩国等国与国内的一百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城市规划与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围绕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等重大议题,开展了跨文化、跨学科的专业研讨。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平、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等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会议开幕式由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主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教育部原副部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管委会主席章新胜分别为会议发来贺信。
12月14日,第三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共设大会主旨报告及三个分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美丽城镇”建设主题,针对“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等重要议题发表了精彩见解。会议打破学科界限与地域隔阂,针对文化遗产价值观形塑机制、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考古探险与都城遗址保护、工农业遗产保护模式,以及文化遗产申遗实践等重大问题,借助于丰富典型的案例生动诠释富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内涵及其发展要求,并从不同文化、不同历史和不同地域的角度,阐释文化遗产之于东亚各国文脉构建、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东亚各国,特别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现状与未来前景,提出对文化遗产的多元认识与保护利用模式,为东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思想活跃,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进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千城一面”问题的破解与“美丽城镇”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2月15日上午,举行了2014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北京、上海、西安、南京、苏州、开封、洛阳、济南等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管理机构,丽江古城、泰山风景名胜区等世界遗产管理机构,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研究机构,共52家联盟成员单位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会议,就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美丽城镇”建设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顺应东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与加强历史城市景观保护的形势与要求,直击历史城市景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与挑战,分享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经验,共谋城市文脉延续之道,达成并发表了《“美丽城镇”建设宣言》。联盟成员认为,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为城市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展动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在城市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的增长显著地改变了城市历史性格及其整体环境,诸如城市个性与特色的消失、“千城一面”与文化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相伴而生,城市历史区域的角色在促进文化价值、生活方式以及社交关系的多样性方面遭遇日益严峻的挑战,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价值也正面临着不断消解的困境与愈益破坏的危机。城市在维系自然生态平衡、保护历史遗产价值的同时,如何具备能力应对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巨变,并受惠于发展,已成为当下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历史城市景观即指历史城市所有互相作用的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属性要素的总和,涵盖自然系统、土地使用、地形地貌、生态结构、植被水体、视觉结构、社会功能、建筑构筑等多重方面,使各要素在多层次上表达和记录不同文化形态的自然观、利益诉求,构成城市价值的承载体系。作为观察、理解城市及其城市组成的方式,历史城市景观将城市视作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过程在空间、时间和经验上的建构产物,关注城市的建筑与空间,也重视人们为城市带来的礼制与价值。发掘城市的象征性特质、无形遗产、价值认知、城市历史景观复合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城市建筑实践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本土知识,并将之诉诸于地方性城镇战略,即是理解、贯彻“美丽城镇”建设核心要义的基本过程。显而易见,保护历史城市景观,符合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长期规划,与“美丽城镇”建设的中心题旨高度一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价值。
会上,还举行了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文物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26家新成员单位加盟仪式,以及《中国历史城市景观保护发展报告(2014)》首发仪式、《中国历史城市景观保护发展报告(2014)》优秀文章颁奖仪式。同时,组织与会领导专家前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观摩调研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以及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西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