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马一浮国学讲座第四讲——诗经的文化解读(二):《诗经》内容的重新分类与讲解

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800

 

2015年11月20日晚,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223报告厅座无虚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骊教授应邀来此开展了主题为“诗经的文化解读”的国学讲座。本讲座由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及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主办,浙江大学青年素质发展中心协办,马一浮中心副主任徐立望副教授主持,前后持续了两个小时,共计一百六十余名浙大师生及校外学人前来聆听学习。

本次讲座林家骊教授主要是将《诗经》305篇的内容进行重新分类,并加以讲解,从而努力去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这些诗大致可分为:祭祀诗、史诗、宴饮诗、战争诗、农事诗、怨刺诗、情诗等共十种。

首先,林教授给大家列举了十种诗歌的类型与名称。

其次林教授对这十种类别的诗分别进行了细致讲解,从每一类中选出几首代表作,边读边把其中蕴含的意思讲给大家听。如祭祀诗中的《清庙》,林教授逐字逐词对其进行讲解,讲到“秉文之德”的“文”字时,林教授还将两种翻译进行了分析比较,末了强调,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先人充满了敬重之情。

最后,林教授讲到了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爱情诗与婚姻诗。从描述单相思内容的《汉广》、《蒹葭》等,到描述两情相好的《静女》、《溱洧》等,再到描写结婚、亲迎等仪式的《关雎》、《桃夭》等,林教授都作了非常生动且富感情的解说,让听众完全陶醉其中。

演讲结束后林教授与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面对浙大师生各种有关“诗经”的提问,林教授都耐心地给予了解答。在现场热烈而浓厚的气氛以及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落幕。

本次讲座是林家骊教授“诗经的文化解读”系列的第二讲,之后十二月还有两讲,将讲到《诗经》的“兴、观、群、怨”及《诗经》与《左传》的关系。届时仍然期待大家到场,与林教授一起,共同学习《诗经》并体会其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