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代表团访问英国,推动文科双一流建设
11月5日-9日,社科院一行五人访问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与帝国理工学院三所英国顶尖高校,先后走访了剑桥大学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中心、制造研究院、新兴金融研究中心、未来智能研究中心,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与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分别与对方就两校的人文社科发展现状、中心运行体制与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度交流。本次访问由社科院副院长胡铭带队,副院长袁清和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以及有关学院的工作人员、老师共同组成。
社科院代表团第一站访问了剑桥大学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中心(CRASSH),中心主任Steven Connor教授、剑桥大学战略合作办公室研究分析员CalumRobertson热情接待了访问团。Steven Connor教授介绍了CRASSH目前是剑桥大学最大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之一,中心有40位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员,正在研究11个主要项目,同时每年还不定期开展200多场学术活动。代表团向Steven Connor教授进一步了解了CRASSH的运行机制、人员组成、研究经费、主要研究项目等基本情况,受益良多。
社科院代表团访问剑桥大学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中心
在访问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IFM)时,国际制造研究中心主任石涌江教授向代表团介绍了剑桥大学独特的书院制管理制度和制造研究院的运行模式。他还表示剑桥大学IFM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双方在学术交流、博士生联合培养以及共同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希望未来不断深化合作。
社科院代表团访问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
在访问剑桥大学新兴金融研究中心(CCAF)时,CCAF联席主任Bryan向代表团介绍CCAF是一所深受国际认可的跨学科学术研究机构,中心致力于在新兴金融领域贡献最前沿的学术和政策研究成果。目前我校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已与对方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本月14日,AIF联合CCAF在首届Money20/20中国大会主会场举办“全球金融科技生态”主题大会。本次社科院到访CCAF进一步了解了对方的运行管理机制,并与对方共同探讨了未来在“政产学研”多领域的全面合作意向。
社科院代表团访问剑桥大学新型金融研究中心
代表团还访问了剑桥大学未来智能研究中心(LCFI),研究员刘洋博士向代表团介绍了中心的成立宗旨、运行机制和关注的问题。他提出LCFI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寻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开放性问题,包含人文社科在AI领域的应用以及AI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该中心已与我校语言与认知中心建立了合作互动关系,代表团希望能推进浙大更多的学科与该中心建立互动,以期提升我校在人工智能+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水平。
社科院代表团访问剑桥大学未来智能研究中心
社科院代表团还访问了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受到了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聂洪萍博士的接待。她向代表团介绍了中国中心的前身为牛津大学中文系,后来逐渐汇聚了牛津大学里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全方位研究中国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是英国及欧洲最大规模的中国研究中心。该中心现已与部分国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本次访问增进了浙江大学与该中心的互相了解,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比如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智慧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民营经济研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域开展合作。

社科院代表团访问牛津大学中国中心
最后一站社科院代表团访问了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代表团与数据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主任郭毅可教授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了郭毅可教授关于浙江大学与帝国理工及数据科学研究所在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的工作情况介绍,观摩了有关大数据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示例。早在2014年,在数据科学研究所成立之时,两校共建的“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在伦敦签约。近年来双方学者在实验室共同开展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与区块链、医疗保健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联合培养学生,产出了一批优秀成果。
社科院代表团访问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
当前“建立全球合作网络”已成为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环,人文社科必须谋划国际化大格局、加快国际化步伐,树立浙大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品牌。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与帝国理工学院均为世界顶尖高校,是我校重要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此次访问交流为下一步我校文科在国际化发展、“双脑计划”的实施与跨学科交叉研究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