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文科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举行
为进一步做好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重点申报工作,1月19日上午,我校在紫金港校区校友楼紫金港厅召开了文科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
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黄华新教授、刘进宝教授和陈国权教授,以及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梁君英教授与我校老师分享申报经验与心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邵清、校常务副校长任少波、社会科学研究院有关领导、各有关学院院长及分管科研副院长、研究机构负责人、预申报教师和管理工作人员等1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褚超孚主持。
会上,社科院胡铭副院长首先回顾和分析了2018年度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和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申报立项情况,介绍了2019年度的申报注意事项及我校的有关政策,同时就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申报进行了动员。他鼓励各位老师要积极申报高层次项目和教育部奖,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突破。
任少波常务副校长随后就今年的申报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他强调,我校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高层次项目和教育部奖申报的重要意义,要主动积累、积极申报。他指出,项目和奖项的申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申请人要在平时就重视学术积累,凝炼研究选题,提出真知灼见,打好自己的学术根基。同时,各有关单位要建立联动机制,打好组合拳,并以高层次项目和教育部奖为抓手,发挥它们带动学校学术创新、推动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作用。
黄华新教授、刘进宝教授、陈国权教授和梁君英教授结合自身的申报或评审经验,对申报技巧、研究选题、设计思路、课题论证、评审标准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四位专家都强调,申报项目和奖项首先一定要端正态度,用心思考,要具有问题导向意识,彰显自身特色,尤其在选题上要以小见大,切实可行;在论证上要具体缜密,逻辑清晰;在团队上要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在心态上要积极乐观,敢于挑战等。四位专家的分享让大家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最后,邵清副主席在充分肯定我校成绩的同时,就我校如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组织生产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指出,既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保质保量,又要注重项目的集聚度,打造高显示度的学术品牌;既要做好传统学科,又要注重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在交叉融合中发现新的“生长点”;既要潜心做学问,“板凳坐得十年冷”,又要放大学术成果的影响力,扩大学术话语权,引领学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