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陈建军教授团队三项研究成果入选亚洲区域科学大会并作会议发表

发布时间:2019-05-16 浏览次数:686


第九届亚洲区域科学大会于2019年4月20-22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陈建军教授团队应邀参加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了三项研究成果。

亚洲区域科学大会(ASI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最初是由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区域科学团体联合发起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亚洲国家区域科学的学术交流平台。今年的亚洲区域科学大会恰逢区域科学创始人Walter Isard的百年诞辰,赋予本次大会更加特别的纪念意义。第九届亚洲区域科学大会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主办,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承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美国、英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近200位参加了本次大会。

陈建军教授团队在此次会议上发表了三篇论文,黄洁博士发表的论文题目为Did Urbanization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of DevelopingCountries —— An Evidence From Cross-national Data During 1990-2012,该论文的作者是黄洁、陈建军、殷醒民和陈文芝,该文选取了人口大于100万,面积大于等于25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未出现连续三年100%以上的情况的67个国家作为样本。在Harbeerger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估算各国资本几何递减指数的方法,突出各国在资本使用上的差异,以期更加贴近现实,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1990年-2012年这67个国家的资本初始存量,使用DEA方法衡量了各自国家的TFP及其变化。并以城市化率和首位度作为主要变量,使用SYS-GMM方法验证了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的,该文使用了哑变量来控制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从而加强了模型对欠发达国家城市化政策的意义。结果显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城市的层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而对于欠发达国家,则恰恰相反。这种分化的结果给了欠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一些政策上的暗示:促进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政策,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化,而不应一味发展大城市或一系列的小城镇。

陈怀锦博士发表的论文题目为Regional Heterogeneity, Spatial Value and UrbanInnovation Governance: Case Study Based on Hangzhou,该论文的作者是陈建军、陈怀锦、汪占熬和黄洁,论文构建了系统的地域异质性与空间治理相协同的城市创新发展理论框架,在加入地域异质性对各主要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比较后,从地理空间、文化空间、产业空间及治理空间等四个维度界定了城市创新发展的空间价值,通过对杭州城市创新治理的理性构建与自组织演化机制的交织过程阐明了其创新动态治理的主要逻辑,并总结出了我国城市创新治理的一般规律。

博士生刘实也在此次会议中发表了题目为The goal, dynamic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higher qual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的论文,该论文的作者是陈建军、刘实、黄洁和沈燚馨,论文在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在分析现有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即以打破区域间妨碍要素自由流动行政壁垒为抓手,通过积极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政府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然后指出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既交织了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主观因素,又混合着外部环境所导致的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具体实施路径和对策。

陈建军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在会议上引起了与会学者极大的兴趣,论文发表人回答了学者们提出的问题,并与在场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获得了会议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