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双脑计划——对外汉语神经教学研究团队”学术沙龙活动之一:脑科学交叉研究方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5-22 浏览次数:581


 


2019521日下午,应对外汉语神经教学研究团队邀请,浙江大学心理系“百人计划”研究员胡玉正老师在东六118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脑科学交叉研究方法与应用”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对外汉语神经教学研究团队负责人王小潞教授主持。


胡玉正研究员拥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研究课题涉及心理学、脑科学、医学等学科;他在研究中使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和神经调节、基因工程受体、经颅磁刺激等技术在系统水平和环路水平考察心理学问题和脑疾病的神经机制,尤其在FMRI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有专长。近年来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JAMA PsychiatryBrainJournal of NeuroscienceHuman Brain Mapping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他目前为“对外汉语神经教学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研究了解留学生汉语学习能力差异相关的神经机制,推动实现个体化汉语教学方法。



讲座伊始,胡玉正研究员提出了一些脑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脑科学与意识、进化等层面的关系”、“人脑与机器脑如何交互”等。随后,他从总体上介绍了脑科学研究中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以及磁共振成像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基于此,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两个主要研究实例:考察“药物成瘾”和“认知训练”对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影响。“药物成瘾”能从基因和环境两个方面诱发强迫性行为,通过“可卡因使用组”和对照组的对比,研究者发现两组的大脑灰质与回路模型均有显著差异;“认知训练”研究则以珠心算为手段,珠心算练习能够提高工作记忆与计算能力,从而产生大脑结构和功能迁移。


在讲座的最后,胡老师对磁共振成像应用研究进行了小结,建议科研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此技术研究功能定位与脑形态学描述;他也提出了用这项脑科学技术研究语言的认知实验设想,如“脑影像预测汉语学习能力”、“外国学生汉字及汉语语音加工”、“语言表征事物的功能以及调节大脑活动的功能”等,他认为语言学习与使用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整个讲座过程中,胡玉正研究员与师生们积极互动。讲座从全新角度丰富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使与会者对脑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从本次学术沙龙中受益匪浅,极大地提高了研究兴趣,扩展了研究视野。

                                                               

 

 

          对外汉语神经教学研究团队

/王艺臻 图/魏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