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学科会聚系列论坛之“双脑计划”——“认知、脑与人工智能”圆桌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25 浏览次数:472

1121日下午,浙江大学学科会聚系列论坛之“双脑计划”——“认知、脑与人工智能”圆桌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圆桌论坛由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特别邀请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逻辑、认知与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人文学院哲学系廖备水教授,“对外汉语神经教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王小潞教授,“强认知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周吉帆教授作为对话嘉宾,并由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陈辉老师主持。“双脑计划”交叉创新团队代表等校内相关研究领域师生、发展规划处和社会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本次圆桌论坛。

如何看待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瓶颈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是美好的?如何通过脑科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推动人工智能相关科学问题的解决?如何优化学科交叉?三位对话嘉宾围绕以上问题,结合各自团队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关于如何看待对于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个问题,三位对话嘉宾都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廖备水教授提出目前我们其实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主流的智能算法和程序都具体于特定的任务,尚不具备强人工智能的特点。王小潞教授从语言学研究角度切入,提出目前很多研究还是从大数据统计的角度,尚未实现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角度去探讨语言的心理和神经的机制。周吉帆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目前主要用于一些特定的任务上,例如下棋等,但在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方面还非常局限。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瓶颈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廖备水教授指出目前人工智能的瓶颈主要在于动态开放的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在复杂环境中对于上下文的理解力、逻辑推导能力以及机器算力限制等。王小潞教授指出突破人工智能瓶颈的关键在赋予机器语义理解能力。周吉帆教授指出人是“小数据大任务”,往往能举一反三,通过推理产生新的内容,而目前的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小任务”,主要通过神经网络去建立映射关系,难以灵活处理新问题。

关于将来人工智能应如何发展才是美好的这个问题,周吉帆教授认为应该通过研究人产生知识的过程和社会交互行为并将其赋予机器,使机器通用性变得更强、与人的交互更加自然。王小潞教授认为比较理想化的人工智能应该是善解人意的,能够理解人的语言并针对个性化指令提供服务。廖备水教授指出要实现美好的人工智能,在社会交互、人机交互、人工智能伦理和法律等领域的研究十分重要,并强调我们应长期坚持人工智能是为人来服务的观点。

(左:廖备水教授;中:王小潞教授;右:周吉帆教授)

在提问环节,三位对话嘉宾与在座师生围绕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提升人的高级认知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如何影响人们未来的社交方式与社交能力、如何看待开展交叉研究对原有研究范式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铭教授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他提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可从以下三方面推动“认知、脑与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研究发展:一是解释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围绕人展开研究,无论从语言学、人类学还是心理学等角度,将人的认知、行为、心理等问题解释清楚就是重要的学术贡献;二是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在解释清楚原理后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思考人工智能等技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三是考虑边界问题,科技的发展应在伦理道德法律框架内,如何使科技发展处于可控的范围而又不限制其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通过与理工科的交叉合作在这方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