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研究”开题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923

2021723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A015)开题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梨洲厅隆重召开。

开题会合影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教授、浙江省社科联秘书长刘东、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孟德玖、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彦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国富、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部长黄骏、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教授等领导嘉宾,以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兼党委书记、亚洲公共行政学会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江教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局原副局长、原巡视员李志刚先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蓝志勇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人事处处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高子平、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姚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顾琴轩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罗瑾琏教授等评议专家应邀出席。同时,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课题组成员等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开题会。

会议分为开题报告会和课题研讨会两场,采用线上与线下同步形式展开。

【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国富主持,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彦教授分别致欢迎辞。

开幕式上,杨国富书记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代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国富

胡旭阳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人才工作始终是贯穿党政工作主线的一个重点,尤其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代,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战略性工作,需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历史为借鉴、以开创未来为使命。回溯浙江省的历史使命沿革,浙江始终把人才生态建设、创新生态建设作为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治本之道。站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和“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关口,胡旭阳副部长要求课题组加强对于人才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索,不断扩大浙江大学在人才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引领力,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库的作用,为推进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强省、人才强国,贡献理论智慧;勇于创新、善于创造,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人才理论话语体系、研究范式,贡献出浙江的力量。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

陈先春副主席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首席专家陈丽君教授在微观和宏观人才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并对课题组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遵循学术规律、弘扬严谨学风,形成高品质、高质量的关于人才创新的学理性、对策性兼具的研究成果;二是强化问题导向,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好成果,为人才市场化评价增加知识价值、人才协同创新、人才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供学理性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聚合团队优势,构建研究高地,把课题研究和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梯队的培养结合起来。

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

郁建兴教授在致辞中开宗明义指出,浙江省目前处于一个高显示度的状态,但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维度对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进行解读值得深思。他强调,人才引进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跃两者之间可能是一种互相成全的同构关系,良性生态基本形成,但如何保持长效的人才竞争优势,如何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产出重大的、更具显示度的科技创新成果,需要理论界、实务界共同研究、凝聚智慧、出谋划策,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这正是本次重大项目和研讨会的立意所在。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教授

张彦教授首先介绍了近两年来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突破性发展,强调公共管理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在智库报告、智库研究,服务国家治国理政方面也走在浙江大学文科院系的前列。同时,作为浙江大学文科的管理服务部门,张彦教授代表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表达了对课题组的三点期冀:一是提高站位,充分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大专项特有的宏阔性背景、交叉学科、多重研究方法等研究要求;二是做好课题的过程管理,包括建立研究档案、成果报送与宣传等;三是课题研究成果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未来的战略。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彦教授

课题组首席专家、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丽君教授从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总体框架与预期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研究预期产出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她指出,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发展格局,亟需将人才集聚的数量优势转变为人才效能优势,其核心是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课题依据“要素层-制度层-空间层纵深转移的逻辑,提出构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人才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形成“向要素融合要活力,向体制机制改革要活力,向区域协同要活力”的人才创新合力。首先,在要素层,重点研究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等多元创新要素的融合,构建以人才集聚为中心、政产学研介多主体、技术信息设施资本多资源组合、多链融合的要素集群。其次,在制度层,重点研究改革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市场化激励机制、科研诚信和创新收益的保障体系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良好制度环境。从次,在空间层,目的是实现人才创新活力激发的一体化协同空间治理与统筹布局。最后,选取浙江省为实践案例省份,探索相关对策的可实现性,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生态系统建设经验。

首席专家、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丽君教授

随后,子课题负责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苗青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研究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小云教授、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孟德玖先生分别报告了各子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苗青教授(左上)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研究员(右上)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小云教授(左下)

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孟德玖副主任(右下)

 

专家组评议阶段,专家组高度评价了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课题研究视角、前期基础、设计论证、研究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从不同角度对课题的研究思路与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吴江教授指出,课题组在研究队伍、区位因素、研究论证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对于下一步研究工作,吴江教授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优化研究思路:一是加强对创新活力的条件和形势判断,围绕“人才强国”等战略目标,辨识打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的时代机遇,全方位分析人才自身活力、政治活力、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二是需要在理念上做突破,遵循人才的本质特征就是活力,探索解放而非干预人才的创新活力;三是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明确本课题要揭示的人才创新活力规律。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兼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江教授

李志刚先生认为,浙江省在党管人才方面具备雄厚的制度基础、工作条件和经验积淀,有资格、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该项课题研究任务。他指出,课题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突出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重点探讨文化、制度、政策等诸要素的耦合与衔接,吸收借鉴以色列、比利时等国家或区域在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生态方面的先进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针对研究内容,李志刚先生强调,交互性场景、流动性人才、生态性空间都是值得本课题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局原副局长、原巡视员李志刚先生

高子平研究员从哲学视角出发,围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对立面——激发失灵展开评议。他强调,在当前新发展阶段下,新型科技人才的心理特质、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已发生明显改变,如何实施有效的外部激励和自激励有待探究。建议课题组应该立足科技革命和全球人才变局形势,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与思维去思考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大变局中的中国人才创新生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事处处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高子平研究员

姚凯教授首先肯定了研究的破题思路,并建议课题从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框定研究问题边界,明晰人才创新活力的理论内涵,厘清活力与人才生态系统的底层逻辑关系;二是紧密结合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家战略背景,把脉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顺应新时代青年人才的价值特征,更加突出价值引领在强化自身工作效能等方面的正向作用;四是重视动力循环问题,比较总结不同人才生态系统的差异化动力机制(如:浙江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划分动力层次,提升课题研究价值;五是构建赋能体系,着重思考数字化转型、区域一体化赋能过程中如何通过理顺体制机制来增添区域人才活力。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姚凯教授

蓝志勇教授首先结合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实践论证了浙江作为人才创新生态研究案例的适用性。其次,通过引述《行政生态学》中关于生态理论与人才关系的相关论点,他将人才分为滋养型人才和育养型人才两类,前者指向制度,后者更加强调人才的自我成长。对于后续课题研究,希望课题组能够以生态理论为理论工具,关注基础环境建设、人才群体互动、人才分类、人才反馈等研究内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蓝志勇教授

顾琴轩教授以“祝贺”、“感谢”、“共情”三个词展开评议,并对研究内容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明确创新人才的类别;二是界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与区分性,探讨阻碍人才创新的影响因素(如:文化、理念、组织)。谈及创新类型,顾琴轩教授从浙江省情出发,认为浙江省内基础创新比较匮乏,课题研究在提炼可供借鉴、复制的浙江经验时需要思考如何激发基础产业人才的活力。


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顾琴轩教授

罗瑾琏教授针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议课题组在后续研究中做出如下改进:一是精准定位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技术背景,更加细致地凝炼问题节点;二是拓宽研究对象,突出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创新主体地位;三是更加重视人才创新活力研究,围绕创新活力如何建构、如何释放,其来源、影响因素、内在机制、规律与理论逻辑开展重点研究,尤其亟待厘清人才创新活力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罗瑾琏教授

评议组组长吴江教授用“求真务实”四个字表达对课题组的期冀,希望课题组在“求真”中解放思想,厘清概念,以开放的心态与领域专家共话人才、共享成果,在“务实”中答题献策,将研究落到实处、落到真理。

最后,陈丽君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与会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课题组将认真消化和吸收专家们所提意见和建议,践行评议组组长吴江教授“求真务实”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要求,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高质量如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为构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23日下午课题组在陈丽君教授主持下举行了课题研讨会,各子课题负责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姚先国、河海大学商学院赵永乐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才学系主任徐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袁登华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陈诗达高级研究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吴帅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蒋卓人研究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法根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傅衍讲师、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吴玮副研究员、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朱蕾蕊讲师,以及课题团队的博士生硕士生共三十余人参与了研讨,推进了第一阶段课题研究。

(供稿:项目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