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视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科视野

段治文:中国共产党财富观念的三次重要变革

发布时间:2022-03-08 浏览次数:573

【编者按】“启真新论”是浙江大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反映前沿思想学术动态的重要平台。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答社会关切、彰求是学风,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推进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浙大贡献。

为进一步扩大“启真新论”的影响,“浙大文科”特设同名栏目予以转载。本期栏目转发段治文教授《中国共产党财富观念的三次重要变革》。

财富观念是在对财富本质和衡量尺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财富的内涵、创造手段和方式,收入分配和使用的伦理态度和规范。财富观念的变革既是推进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观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的财富观念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念的实践,也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第一,从重个体财富到重集体财富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此时的财富观念是一种新民主主义式的,它侧重于个体财富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发挥个体劳动和私人资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重个体财富的新民主主义财富观念,一方面调动了个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和新中国政权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却无法适应新中国快速工业化急需国家财富积累的要求,同时又出现个体财富增长的内卷化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为此,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将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财富观念由此实现了从重个体财富到重国家和集体财富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从轻视个人财富到尊重个人财富的变革

重集体财富的财富观念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也推动了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规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重集体财富的财富观念往往造成对个人财富的否定,无法消除甚至助长了传统的平均主义小农思想的泛滥,反过来又抑制了国家和集体财富的增长。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念的深刻内涵,大胆借鉴资本主义财富观念的积极因素,实现了由轻视个人财富到尊重个人财富的重要变革。正是尊重个人财富的新财富观念的确立,使个人对财富的追求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和充分肯定,从而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积极性,释放了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能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从迅速摆脱物质匮乏走向物质充裕、从极度贫困走向初步小康。


第三,从追求物质财富到追求美好生活的转变

从轻视个人财富到尊重个人财富、追求个人财富的重大转变,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但是,一段时期内,我们对财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物质财富上,以致于由于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又导致了发展中的种种乱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推进,党和政府深化了对财富本质和增长方式的认知,及时创新财富创造手段和收入分配方式。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开始酝酿对我国财富观念的新变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显然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是将追求人民幸福作为国家的目标战略。党的十九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了新的科学把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此取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这就实现了从追求物质文化、物质财富向追求美好生活的转变。追求美好生活成为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发展,也实现了财富观念的第三次重要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财富观念的三次重要变革,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从重个体财富到重集体财富的转变,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从轻视个人财富到尊重个人财富的转变,推动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追求物质财富到追求美好生活的转变,实现了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迈进。其中包含了重要的价值意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展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精神。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展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段治文,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史党建研究。

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原文载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