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分权研究团队召开高端学术研讨会 启动第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近30年来,陈国权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围绕权力制约监督议题,连续四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循序构建了“功能性分权理论”,该研究成果入选浙江大学2021年度十大学术进展提名奖。
2022年5月8日,浙江大学功能性分权理论研究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题为“新三权论:功能性分权理论”的高端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浙江大学“求是科研岗”教授陈国权主讲,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景跃进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何增科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常保国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张贤明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与谈,线上线下近300人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陈国权教授领衔的第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制度完善研究”22ZDA039)正式启动。
会议伊始,陈国权教授从研究对象、分析单元、分析框架、理论基础、重要发现与观点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功能性分权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陈国权教授指出,功能性分权理论是以监督权为研究中心,以广义地方政府为观察对象,以腐败现象为切入点,聚力讨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试图构建中国特色的监督理论体系。
随后,五位与谈专家分别就功能性分权的理论意义与拓展空间作了发言。
清华大学景跃进教授认为功能性分权理论为从公共行政视角讨论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进一步可以明晰功能性分权理论的理论定位,与传统分权理论以及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形成合理对话。
北京大学何增科教授认为功能性分权理论是一种试图通过分权制约来驯服权力实现效率和廉洁的双重目标,从而使权力造福于民的学术理论。在进一步的拓展中,可以尝试将研究对象由中层政府向高层政府转变,将研究视野从当代中国研究向中外政治史方向延伸。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教授认为,新三权论是针对国家公权力运行难题提出的创新性思考和系统化理论。他指出,进一步完善功能性分权理论可以吸纳、整合多元理论资源,同时扎根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张贤明教授指出,功能性分权理论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加快功能性分权理论的一般化,使其更有理论解释力;同时,拓展研究边界,在政府、政党等多重维度上展开研究。
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认为功能性分权理论是中国社会科学自主创新的尝试性突破。在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中西方制度的目标差异与逻辑差异,联系中国政治运作的现实,在积极有为权力分析的框架下充实理论成果。
最后,陈国权教授对与谈专家表示感谢,强调团队会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建议,不断丰富完善功能性分权理论。
(皇甫鑫、原桂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