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视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科视野

孙周兴:人类被AI取代的未来,还远吗?

发布时间:2024-06-01 浏览次数:12


人工智能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回应时代问题,给出思想启迪。

人工智能带来的“未来,我们会不会被AI取代?” “人类有哪些AI不具备的优势?” 以及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技术带来的变革浪潮?” 等等,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以哲学作为解题方式,审思人工智能带来的现实问题,有助于不断探索更好的可能。


被人工智能取代是一种必然

AI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知识“加速主义”的主要动力和标志。这两年涌现出很多让大众惊叹的AI技术,如ChatGPT(聊天机器人)、Midjourney(智能绘画)、SORA(文生视频模型)都是最近的热点,必须合理正确认识这些新兴AI技术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需要客观理性认识人工智能技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引发了越来越强的忧虑。霍金曾经断言,“人类终将亡于机器人”,他给出的“末日”在2100年左右。也有学者说,人工智能技术会是人类“最后的发明”。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并且将继续削弱人类在过去2500年所创造的文明价值体系。事实上,已经没有一种势力可以抵抗技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既定命运,一味担忧没用,但欢呼技术也是幼稚的。

技术发展引发了社会焦虑心态。大众与学界关于AI的担忧侧重不同,两者存在一种反差。大众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是失去劳动机会,而学界的忧虑则不止于此,是自然人类被机器人消灭掉,或者说,人工智能的加速进展会带来不可测和不可控的危险。

就大众的“失业”恐惧而言,虽然一切都还只是预测,但许多问题迹象已经显露。比如说国内有二三百万的银行出纳员,曾经是一个挺风光的职业,但以后还有用吗?金融网络化和货币电子化以后,与纸币打交道的行业很可能会被淘汰了。

就教师行业而言,教师可能也需要收缩。比如当今网络课程较为流行,其受众更加广泛,学生可以实现即时听课。如果从这一视角来看,是否还需要那么多教师?更不消说“脑机接口”技术,一旦实现,“教”与“学”可能都需要重新定义。

哪些行业将率先被AI取代?一是重复性的劳动岗位等,二是计算性的或者以权衡、计算为重的行业。

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人类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千万不能把AI仅仅视为“人形机器人”,虽然后者是最直观、最显形的AI,但AI实际是一个计算–算法系统,而我们早就进入这个系统了,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特别是手机,今天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

 “算法”和“智能”已经把人类接收知识的途径拉平。不夸张地说,如今已经不存在“没文化”的人,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农民也通过手机的不断学习而见识大增,一个属于AI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人类已经走进数字版“楚门的世界”

AI的创造力源于人类自身的大数据。ChatGPT所做的翻译和论文,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个性化作品及风格,在今天都成为“大数据”的构成部分。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变得越来越难。艺术本来就难,但未来将越来越难。因为原本自然人类的创造(艺术)基于“小数据”,大部分创造属于“自以为是”的创造,你以为A没有做过,BC也没有做过,所以你以为自己就是“原创”了。

但现在不一样,基于“大数据”的艺术加工超越了每个个体艺术家,音乐和绘画都已经进入数字技术中,前面讲到的MidjourneySORA等,都属于这一历史进程。因此,个体艺术家要做出“异样的”作品就难乎其难了。

艺术虽然越来越难,但并不表明我们不需要艺术,而是恰恰相反,正因为艺术越来越难。

人们进入到数字版“楚门的世界”。有一种观点认为“AI”推动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虚拟世界,即所谓的“后真相时代”。实际上,没有AI,人类也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唯一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自然人类虚构出来的,主要的手段是传统哲学和宗教。

 “楚门的世界”是一个虚假世界,人与事都是虚假的存在,但他终于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可是,今天和未来,恐怕自然人类是走不出“楚门的世界”。

因为已经发动起来的“数字存在”脱离了自然人类的感知习惯和经验模式,数制、逻辑、时间观、真理、元素等等,都已经不同于自然人类生活世界了。如果我们还用自然人类生活世界的逻辑和规则去理解今天的事物和世界,我们当然就发生错位,不知道何谓“真”、何谓“假”了。

虽然人类关于未来的心情前所未有地复杂,但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人类的自然力将越来越下降,进入尼采所说的“颓废”状态,同时开启另一种存在方式,我称之为“数字存在”。

今天的人类和未来的人类需要深入反思传统文明、自然人类的“自欺”模式,并且要解放思想,适应这个技术支配下的多元、碎片化的新世界,尤其是新人类的双重存在样式,即具身存在–数字存在。


每个人都有责任对技术时代发声

人类社会的多数人只是技术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受益者或许也是受害者。技术日新月异,现在仿佛是一个自主的系统,技术和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合力的结果。

每个人都应该在技术时代有所作为。当今社会,技术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或事业;哪怕是最前沿的技术进展,借助于电脑、手机,普遍人也能很快了解,甚至做出即时反应。

在此意义上,技术已经进入“普遍交往”的社会生活诸环节之中。这同时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责任对技术时代和技术现象发声,每个人都应该作为公民参与到关于技术及其后果的讨论之中。

每个人都需要摆正姿态,做到开放和放松。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存在一个姿态问题,许多时候甚至自相矛盾。

比如手机用两三年了,要不要换新的?基因编辑可能带来长生效果,也可能导致人类基因库的不可控的污染和危害,是支持还是反对?每个人每天都会碰到此类问题,经常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要诉诸开放和放松的状态。开放包括容忍各种自相矛盾和冲突,放松就是let be,不要把心思绷得太紧,不要索取太多,适当表达欲望是合理的,太急就会失去平衡。

永远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在AI时代,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对未来产生焦虑情绪,发出“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的声音。

在传统自然人类文明状态下,人们追问这个问题,并且通过哲学和宗教给出尼采所谓的“自欺”式解答。技术工业兴起之后,自然人类的精神表达和价值体系趋于崩溃,“自欺”的时代依然结束,但这个问题变得更趋急迫。

实际上,“无论这个世界原本如何,我们必须相信它是美好的”,这并不是心灵鸡汤。因为生活是每个人的,并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关于生活,关于未来,都没有标准答案。

关于生活的几点建议。其一,少些回顾,多些前瞻;其二,降低姿态,提升眼光;其三,坚持好意,寻求趣味。

第一点涉及思维定向,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采取怀旧方式还是未来策略?第二点大概关乎世界观,特别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姿态要低,但视野要宽阔,眼光要高远。第三点涉及人生观,一方面要坚持非道德意义上的对人的好意和对物的好意,另一方面要艺术地创造和营造生活,寻求有意思的生活。

总之,走向更好未来的第一步,就是拒绝逃避,直面问题。我们有责任对这个世界发声,去提问、去讨论、去探索,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孙周兴,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未来哲学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


来源:原文根据“一条”公众号对孙周兴教授的采访内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