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般申报

关于开始受理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4-12-22 浏览次数:5735

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即日起开始受理申报,现将有关申报事宜通知如下,请各有关学院认真组织,做好申报工作。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度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二、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要着眼于推进理论创新,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推动学术观点、学科体系和科研方法的创新发展,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三、从2005年开始,《课题指南》中基础研究一般不列具体条目,只规定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范围和方向,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设计题目,选题要力求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指南中带*号的课题),申请人要按题申报,一般不受理自选课题。《课题指南》中各学科附简短的“申报说明”或“提示”,申请人要参照相关要求进行申报。
四、本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仍设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三个类别,申请人要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重点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12万元,一般项目7万元,青年项目6万元。申请者应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参考有关规定提出拟申请的资助额度,以增强研究经费预算的合理性。
五、跨学科的课题,要以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公共管理学科”在“政治学其他学科(ZZE)”中申报,管理学其他学科可归入相关学科进行申报(如“企业管理”可放到“管理经济学”中等)。所有学科的申报都要按照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
六、应用对策研究一般要在一至两年内完成,基础研究一般要在二至三年内完成。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
七、每位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项目的申请。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以及中央各部委重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负责人(包括子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八、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国家社科基金办取消其个人三年申报资格,如已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
九、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行信誉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项目研究的最终成果将实行双向匿名通讯鉴定制度,鉴定等级予以公示。除特殊情况外,计划出版的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违反规定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相关资助协议。成果鉴定为优秀或信誉良好者,在成果出版和申请新项目方面给予鼓励,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十、本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继续对申报量较大的学科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通讯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进行,因此在申报书的活页中,不得出现申报人的有关信息。
十一、项目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课题指南》、《申请书》及《活页》、《代码表》等)请从人文社科部网站下载(我部网址:http:www.rwsk.zju.edu.cn)。申请书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4纸打印和复印。
十二、我校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截止期为寒假前(因我校教师放寒假的具体日期未定,具体日期我部将以补充通知的形式公布),届时请申报老师将填写好的申报书(包括申报书中第七栏的申报单位审核意见,不需盖章)一式7份(包括活页)和电子版1份通过学院科研科报人文社科部。项目评审补偿费(含微机录入费)收费标准:重点项目每项为150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为100元。请申报老师抓紧时间设计填写申报书。

联系人:蒋帆 联系电话:87952089
E-mail:jiang.f@zju.edu.cn
人文社科部
2004.12.22
附件:(注:如果打不开,是由于你使用了IE5.0以上的版本,请在IE浏览器上修改Internet选项,步骤为:查看-->Internet选项-->高级-->将“始终以UTF-8发送 URL”前的选中去掉即可。)


附件1: 申请书

附件2: 活页

附件3: 代码表

附件4: 课题指南说明

附件5: 党史党建

附件6: 法学

附件7: 国际问题研究

附件8: 经济理论

附件9: 考古学

附件10: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主义

附件11: 民族问题研究

附件12: 人口学

附件13: 社会学

附件14: 外国文学

附件15: 新闻学与传播学

附件16: 应用经济

附件17: 语言学

附件18: 哲学

附件19: 政治学

附件20: 中国历史

附件21: 中国文学

附件22: 宗教学

附件23: 世界历史

附件24: 体育学

附件25: 统计学

附件26: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