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行动:从传统节日到法定假日(浙大东方论坛讲座23,组图)

发布时间:2008-06-06 浏览次数:2302

  
  为迎接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6月5日下午,社会科学研究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特邀著名民间文艺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教授来“浙大东方论坛”演讲。讲座由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斌教授主持,省文化厅社文处王淼处长、省民俗学专家和校内外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刘先生从个体日历、群体日历和国家日历的关联中指出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是两个体系,并追溯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历史。刘先生指出,尽管受到国家日历的影响,传统节日及其蕴含的生活方式仍然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因为传统节日是民族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的重要因子。
  刘先生以广博的视野从中西方文化之争,谈到传统文化的重新定位。他认为,中国的节日体系与国外的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质与价值,从食物象征、植物符号到仪式活动,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渗透在传统节日的每一个细节上。
  最后,刘先生站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上,高瞻远瞩,面对国内外环境与发展形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尴尬,疾呼当在悖论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学术界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责任。



廖可斌教授主持讲座


刘魁立先生在讲演


讲座会场


刘魁立先生和参加活动的部分师生合影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00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