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般申报

关于征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试验培训平台子平台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7-04 浏览次数:5552

 
    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研究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都把文化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作为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文物保护事业经费的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共投入150余亿元。其中,2009年和2010年投入106亿元。同时,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科领域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启动了一批经费多、级别高的大项目,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针计划”、“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等,文化遗产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也即将立项。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设立的大平台数量和等级也不断提升,除了国家文物局设立的各种专门技术研究基地外,已经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其秘书处设立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还成立了第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是一门文物保护相关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融洽的交叉科学。该领域大项目的争取,及大成果的取得需要整合各个相关学科的综合科研力量。于是我校于2010年3月专门成立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科研工作。
    为适应国家日益重视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需要,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汇聚优势,争取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大项目,2011年4月1日,校务会议正式决定启动“浙江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试验培训平台”建设,由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项目实施。划拨给试验培训平台的建设场址位于紫金港东区生化实验楼西南侧,占地3.2亩,学校先行垫付基本建设费用,基建工程将于7月完工。建成后的实验平台将包含多个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相关学科的试验子平台,围绕文物领域实际需求和重大工程,凝聚浙江大学相关学科的人才与设备,加快研发面向文化遗产领域的先进技术、材料、方法与设备,切实解决该领域缺乏科学实验数据、缺少重复实验条件、缺少持续性的多学科交叉融合问题,集成校内各学科的优质科研力量,为争取高级别的大项目提供充分的条件。
    为此,现向校内所有有志于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团队征集“浙江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试验培训平台”的子平台项目,欢迎各院系的相关科研团队加入。由于学校仅负责试验培训平台的基本建设投入,各申请加入团队需自筹资金进行子平台的试验设备和环境建设。请有意向加入的团队在7月30日前填写“浙江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试验培训平台子平台建设申请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至zucaa@zju.edu.cn。所有申请在经过试验培训平台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依照通知提交详细施工计划。
   
    联系人:张颖,联系电话:13600531053。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2011年7月3日


附件1: 子平台建设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