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研究机构、老师: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将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标课题和资助额度
经中央有关部委和高校推荐、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和有关专家遴选,并经教育部批准,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共50项,每个项目的资助经费原则上为30~80万元。
二、投标条件及有关要求
1.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投标者)必须是法人(高等学校)担保的高等学校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关人员,能够担负起课题研究实际组织和指导者的责任。
2.首席专家只能为一名。
3.首席专家不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投标的其他课题。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投标:
(1)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未完成者;
(2)承担历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尚未完成者;
(3)正在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在2013年5月10日前未提出最终成果鉴定申请者。
三、申报流程及时间安排
2013年4月30日(周二)前,各单位将有申报意向的老师姓名和选题报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3年5月4日(周六)前,社会科学研究院明确项目申报负责人和选题;
2013年5月20日(周一)前,项目申报负责人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投标评审书》(即《投标书》,见附件)电子版发到各学院科研科和社会科学研究院初审;
2013年5月24日(周五)前,各学院科研科组织相关领域专家项目对《投标书》进行会议评审;
2013年5月31日(周五)前,各项目组将项目《投标书》电子版发送至社会科学研究院及学院科研科审核定稿;
2013年6月5日(周三)前,各项目组将盖好章的《投标书》一式8份交至社会科学研究院。
*《投标书》分为:①投标材料之一,②投标材料之二(佐证材料)两部分。
四、材料报送的有关事项
1.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投标评审书》(以下简称《投标评审书》),启用2013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
3.投标者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材料,使之符合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不得自行改动投标课题名称。
4.投标材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并按《投标评审书》“填表说明”的有关要求装订。
联系人:郑杰欣、陈婵
电 话:88208799
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3年4月23日
附招标课题指南:
1. 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研究
2. 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历史演进研究
3. 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
4. 认知哲学研究
5. 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6.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研究
7.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
8.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9.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10. 要素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趋势研究
11. 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12. 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法律保障研究
13. 建构立体形式反腐败体系研究
14. 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及收益共享机制研究
1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研究
16.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17. 提升中国产品海外形象研究
18. 户籍限制放开背景下促进农民工中小城市社会融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研究
19.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研究
20.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21. 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研究
2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研究
23.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研究
24. 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25. 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研究
26. 民族地区特殊类型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27. 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
28. 藏文《大藏经》十种版本电子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
29. 金文集成
30. 环中国海域地名研究
31. 汉字认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
32.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
33. 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研究
34. 艺术学科发展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5. 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
36. 中华农业文明通史
37. 法国大革命历史档案整理与研究
38. 中国山区开发与发展的历史研究
39. 海上共同开发国际案例与实践研究
40.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涉海管理体制及海上执法力量建设研究
41. 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研究
42.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归属史料编年
43.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制研究
44.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研究
45.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学生、学校评价机制研究
46. 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
47.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48. 当代中国青年情感素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9. 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50. 构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党政领导班子清廉的长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