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的数术、艺术与文化交流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
2017年6月12日至13日 8:30-17:30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阳明厅
主办:
浙江大学
承办: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协办: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会议简介
早期艺术与数术是两个有着紧密关系的学科领域,是中国文化中的上层精英文化的背景和下层通俗文化的根源。战国秦汉墓葬中出土的一大批与早期艺术与数术有关的材料尤为珍贵,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与考古领域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本次会议旨在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宣传的平台,总结半个世纪以来的在早期中国数术、艺术与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成果,促进早期中国考古与艺术的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了解与掌握国内外最前沿的数术与艺术研究发展动态和成果。
会议议程
6月12日
会议开始,缪哲致欢迎词并主持
Lothar von Falkenhause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Questions about Cai Jixiang
(关于蔡季襄)
Donald Harper(美国芝加哥大学)
The Seat of Grand One (Taiyi) and New Light on an Old Problem: How Did Daoist Religion Happen?
(太一坐和道教起源问题新解)
Marc Kalinowski(法国高等研究院)
Technical Arts and Occult Knowledge in Early China: Professor Li Ling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早期中国的数术研究:李零教授的贡献)
苏芳淑(香港中文大学)
马王堆汉墓无玉?——探讨战国西汉长江流域用玉的转型
来国龙(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镇墓兽”与“渐木位”
Minku Kim(香港中文大学)
Flowers of Decoration: The Case of Quatrefoils in Achaemenid Iran and Zhou China
(装饰之华:古代中国及伊朗的四叶纹饰)
张瀚墨(中国人民大学)
Searching for the Origin of an Art Motif: The Tree Motif as a Separating Device in Early Indian, Iranian, Etruscan, and Chinese Art
(寻找艺术母体的缘起:树作为分隔符在早期中国、印度、伊朗和伊特鲁里亚艺术中的表现)
林志鹏(复旦大学)
天之历数在尔躬——禅让说考原
孟繁之(北京大学)
读《龟卜玉灵经》
熊存瑞(美国西密歇根大学)
Court Astrology in the Late Sixth and Early Seventh Centuries
(六至七世纪之际的宫廷占星术)
主题演讲:
李零(北京大学)
有病不求医,无聊才读书:我的研究经历与追求
6月13日
苏荣誉(中国科学院)
块范法与中原式失蜡法:春秋世变下青铜技术的本与末
王丁(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日选择:早期欧亚文明的一个共通的文化现象
柳扬(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Homage to Heaven: Representation of the Supreme Deity during the Yin-Zhou Period
(敬天:殷周时期的上帝形象)
Marianne Bujard(法国远东学院)
秦汉礼仪中的玉人——五畤与郊祀
缪哲(浙江大学)
西王母与王政君
蔡亮(美国圣母大学)
Confucian Thought, Political Elites, and Bureaucratic Hierarchy in Early Chinese Empires
(儒家视角下早期帝国的政治精英与官僚层级制度)
Olivier Venture(法国高等研究院)
再谈《简帛的埋藏与发现》
王睿(北京故宫博物院)
山东成山始皇庙庙志
Robin McNeal(康奈尔大学)
Myth and Sacred Mountains: The LingjiaoTemple in Zhangzi County, Shanxi, and the Cult of the Daughter of Shennong
(山西长治长子县发鸠山的灵湫庙与“炎帝之少女”精卫)
张亚辉(厦门大学)
亲属制度、神山与王权——吐蕃赞普神话研究
Keith McMahon(堪萨斯大学)
Jin Ping Mei and the Ancient Art of the Bedchamber
(《金瓶梅》中的古代房中术)